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HIF-1α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肾细胞癌、20例癌旁肾组织、5例非瘤正常肾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将表达结果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HIF-1α蛋白表达与肾癌Robson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随临床Robson分期的增加,HIF-1α蛋白表达率随之升高(P〈0.01)。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HIF-1α蛋白表达率随之升高(P〈0.05)。结论 HIF-1α蛋白表达与肾癌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它可能与肾细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浸润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32.
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例原发性附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肿瘤切除术10例,患侧附睾切除23例,患侧睾丸附睾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患侧根治性睾丸切除加二期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附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33例,其中腺瘤样瘤21例,平滑肌瘤7例,纤维瘤4例,乳头状囊腺瘤1例;恶性肿瘤2例,附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附睾腺癌1例。35例术后随访10个月至6年,未见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附睾肿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对于高度怀疑附睾肿瘤的患者应首选手术探查,良性者可行肿瘤或附睾切除,恶性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33.
小儿睾丸成熟型畸胎瘤合并鞘膜积液临床罕见,2009年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子汉,6岁,主因发现左侧阴囊内肿物2年入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超微通道结合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小儿多发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肾多发结石患儿(年龄≤7岁),于该院住院行超微通道结合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果采用超微通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小儿多发肾结石。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无明显变化。无需输血,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 d,术后1个月随诊,根据患儿术前结石性质选择超声、尿路平片或泌尿系CT评估碎石效果,结石清石率达95%,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儿均无远期并发症。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超微通道治疗婴幼儿多发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超微通道碎石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例学龄前输尿管上段结石患儿(年龄≤7岁),于该院住院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超微皮肾通道碎石术,其中位于左侧12例,右侧8例。平均患儿年龄在4岁(2~7岁),结石平均直径为1.0 cm(0.7~1.5 cm),多发9例(其中3例为双侧多发,6例为单侧多发),单发结石11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建立超微通道(F11),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及钬激光碎石系统进行碎石。结果采用超微通道输尿管软镜碎石Ⅰ期结石清除率达91%(21/23),另2侧结石Ⅰ期碎石后残余结石再次手术处理,分期手术后结石清除率为100%(23/23)。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无明显变化。无需输血患儿,手术前后肌酐、尿素氮及C反应蛋白变化均无差异,术后不放置DJ管及肾造瘘管(无管化)。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 d,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儿均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无管化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超微通道治疗婴幼儿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腹腔镜气膀胱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5例,其中3例采用腹腔镜气膀胱切除肿瘤,2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情况、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改开放手术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5 d,住院时间8~15 d;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7~14 d,住院时间15~20 d;5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气膀胱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手术创伤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64层CT成像在肾盂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盂移行细胞癌的3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2例,位于左肾21例,右肾11例.肿瘤横断面最大直径1.2~4.7 cm,平均3.4 cm.Ⅰ型26例,Ⅱ型4例,Ⅲ型2例.结论 64层CT成像对肾盂移行细胞癌进行直观立体观察,受肾功能影响小,对诊断肾盂移行细胞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本研究着重介绍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手术均获成功,未输血,手术时间140 min~220 min,平均150 min,术后随访10个月,疗效良好。结论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Him-o-lock钛夹钳处理肾蒂,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GST-π(glutathiones transferases-π)和TOPO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2例膀胱癌组织中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170的单独表达率69.4%(50/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52.2%(12/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71.4%(15/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82.1%(23/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62.5%(35/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93.7%(15/16)。表明P-GP170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GST-π的单独表达率58.3%(42/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43.8%(10/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57.1%(12/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71.4%(20/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48.2%(27/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93.7%(15/16)。表明GST-π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TOPOⅡ的单独表达率52.8%(38/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73.9%(17/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47.6%(10/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39.3%(11/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60.7%(34/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25%(4/16)。表明TOPOⅡ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P-GP170、GST-π和TOPOⅡ表达的相关性:P-GP170和GST-π同时表达率36.1%;P-GP170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31.9%;GST-π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29.1%;P-GP170、GST-π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22.2%。结论P-GP170和GST-π阳性产物呈棕色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和/或胞质;TOPOⅡ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和GST-π、TOPOⅡ的表达对肿瘤多药耐药起重要作用,并且多因素联合作用可能是MDR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施行的前列腺癌根治术31例。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恢复顺利,3周后拔除导尿管。1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3例术后6周出现排尿困难,2例经尿道扩张后缓解,1例因不愿行尿道扩张而自愿要求膀胱造瘘;6例远端或两端切缘阳性予以辅助放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3-27个月无生化复发。结论: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