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黄建凯  丘德赞  平国兴 《广东医学》1999,20(10):795-796
目的 探讨RF系统手术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1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使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同时进行椎管探查,并通过探查骨窗进一步复位减压管,术后植管融合伤椎,并进行6个月-1a的随访。结果 椎管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椎体形态及生理前凸恢复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RF系统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配合经后外侧椎管彻底减压,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是  相似文献   
12.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病因是臀部肌肉注射过多而导致的注射部位及其周围的肌肉和筋膜组织变性、坏死、纤维化和挛缩,而引起的髋功能受限。好发年龄4岁以前。1993年6月至2001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各型臀肌筋膜挛缩症1526例,有效率100%,步态恢复正常98%,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实验组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进行下地功能锻炼,并以常规功能性康复训练作对照,评价其对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有利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良好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臀肌筋膜挛缩症并发骨盆倾斜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并发骨盆倾斜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 218例臀肌挛缩症并发骨盆倾斜患者进行手术探查并作彻底松解.结果:1 218例患者中,1 213 例一次手术完全矫正,2例再次手术矫正,3例因年龄较大术后仍遗留轻度骨盆倾斜.结论:两侧臀中、小肌挛缩后严重程度不同,导致对骨盆两侧向下牵拉力的不平衡是臀肌挛缩症并发骨盆倾斜的发生机制.术前对骨盆倾斜方向的检查,对手术有指导意义,恰到好处的臀肌松解术及术后合理而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治愈此症.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23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陈竺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称南海二院)视察.在该院以及该院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参观时,听取了南海二院平国兴院长等相关人员的汇报后,对于南海区一直致力于三级医疗体系的建设.通过发展基本医疗及特需医疗全方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针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该院推出的一体化办医做法及“平洲模式”村民合作医疗门诊报销制度给予高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医源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败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以提高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方法]将46例髋关节置换后未达平均使用寿命的病例按不同原因进行分类,阐明其失败原因。[结果]本组24例失败病例(52%)由多种医源性原因造成。[结论]各种医源性因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工髋关节不能达到正常使用寿命,加强人工关节理论的学习、提高外科技术和正确选择适应证,合理地为患者选用并置入适宜的人工关节,值得引起临床骨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城乡结合地区高血压管理的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11年1—3月组建社区管理团队,实行人员分片包干制,对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地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的2 456例已建档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管理,了解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生活行为方式改变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率(92.30%)、血压控制率(88.40%)、生活行为方式改变情况(吸烟19.26%、喝酒4.15%、缺乏运动41.98%、喜咸食8.39%、心理不平衡21.21%)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与管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团队,对城乡结合地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选取我院骨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1例,均应用PFNA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鼓励患者靠床坐起,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1例患者优16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5%。无死亡病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8~24)周,平均15周。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整个随访期间,无感染、深静脉血栓、髓内钉断裂、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松动断裂及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PFN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愈率高、创伤较小、固定牢靠,能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底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足跟部是人体主要持重部位,组织缺损后的修复要求较高。一但皮肤与皮下组织撕脱缺损,将使跟骨与跖筋膜外露。用带血供的组织瓣覆盖修复创面是众多的学者所公认的。我科自1985年5月 ̄1994年5月收治了26例足跟底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折病人,在急诊清创术的同时,用同侧带胫后动脉的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经过随访,疗效满意。其优点是:皮瓣供血丰富,可供使用的皮瓣面积大,厚度适中,弹性好并耐磨。血管位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与1998年全年随机抽取的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昏迷时间、存活率、并发症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亚低温可能有效地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