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医药卫生   124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 观察注射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肌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64例病人采用简单随机(1:1)单盲对照试验,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32例);治疗药为注射用双氯芬酸钠盐酸村多卡因、对照药为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两组均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臀部外上限肌肉注射,1支/1次/d,连续7 d(治疗组每次加注射用水2 mL/支).停药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不配合使用任何其他治疗措施.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12%时照组为77.27%%,两组有效率比较,X2=-4.294,P=0.038;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788%、对照组为14.394%,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X2=4.8665,P=0.0278,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注射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肌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宋曲园 《吉林医学》2007,28(4):445-447
角膜是位于眼球前部的透明组织,起着眼球保护膜和“透光窗”的重要功能。角膜上皮的更新及创伤愈合过程,有赖于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移行。当角膜缘干细胞缺失,会使角膜上皮增殖能力丧失、屏障功能下降,致使眼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ils,LSCs)的发现是近几十年来眼科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其移植技术也是最先应用于眼科的成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本文从LSCs定位鉴定、培养载体、临床应用三方面对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3.
笔者通过检索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报道,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除毫针针刺外,多配合电针、中药、西药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脑-肠轴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当前,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多局限于临床观察,缺乏远期随访,二者亦存在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及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4.
直线加速器的机房布局与环境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医用直线加速器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等其他疾病的治疗,合理的机房布局及良好的设备的工作环境,对设备本身能否正常工作和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及保护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我院1999年底同时安装了两台直线加速器(西门  相似文献   
95.
等离子体低温消融术(Coblation),是一项全新等离子体组织减容技术,具有精确、可控、有效的特点。该技术所使用的等离子刀(radiofrequency,RF),可在低温下行关节内组织切割、汽化、修整、紧缩、止血等处理。1999年经美国FDA批准使用,国内2000年开始使用。2004年10月~2008年7月,作者应用RF在82例膝关节镜手术中对91膝进行了Coblation,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防治院(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疗养院)康复医学中心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80例,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根据既往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 针刺每天1次, 体外冲击波每7天1次, 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 每7天1次, 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 两组VAS评分均有一定下降。经协变量调整之后, 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F=112.38, P < 0.001);即调整干预前VAS评分后, 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1.417(95%CI:1.151~1.68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 P=0.042)。结论针刺联合体外冲击...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对照组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痛经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痛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研究组不良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98.
患者女性 ,12岁 ,因脐周腹痛来院求诊 ,体格检查 :发育正常 ,血常规、尿常规正常 ,胸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B超检查 :左肾变形 ,明显增大 ,中下部见 6.5 1cm× 4.9cm× 3 .3 9cm大小肿块 ,肾组织被挤压内前部 ,肿块内部呈不均匀回声 ,并以强回声为主 (图 1)。肾门附近可见 3 .0cm及 2 .2cm低回声卵圆形团块 ,边界清楚、光滑。右肾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诊断 :左侧肾母细胞瘤伴肾门转移。经外院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为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 ,为恶性肿瘤。大多数发生于 2~ 4岁 ,12岁者属罕见。据统计 9…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15例HCC患者肿瘤组织中LKB1和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15例肿瘤中LKB1阳性表达率仅为10.4%(12/115),PTEN阳性表达率为28.7%(33/115):两种蛋白共表达与缺失的比例分别为5.2%(6/115)和66.1%(76/115)。LKB1与PTEN蛋白双缺失更多出现在≥50岁年龄组(χ^2=7.968,P=0.001)、中-低分化HCC(χ^2=11.297,P=0.025)以及合并脉管癌栓的HCC(χ^2=6.797,P=0.011)中。LKB1、PTEN蛋白共表达与共缺失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36.5%(χ^2=10.969,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脉管癌栓、PTEN缺失和LKB1/PTEN双缺失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KB1/PTEN蛋白双缺失是影响HC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综述父母养育行为与儿童肥胖的关系,了解儿童肥胖的家庭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的可能性,以便更好地从家庭角度理解儿童肥胖,并探寻有效的治疗模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w1995-06/2005-12和EBSCOhost1994-01/2005-12期间父母养育行为与儿童肥胖的关系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hildren,obesity,family,parenting”,限定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1995-06/2005-12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肥胖,家庭,父母”,限定语种为中文,获得相关资料。资料选择:选择与儿童肥胖和父母、家庭相关的文献。纳入标准:相关研究、归因研究、干预性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32篇相关的文献,选择了与主题最为相近的19篇文献,主要以相关研究、归因研究为主,少量是干预性研究。排除13篇为重复研究。资料综合:①父母的体质量指数、收入、教育程度和观念等都与儿童肥胖有关系,父母否认孩子肥胖,不控制孩子的饮食可能是这类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对于儿童的自尊、自我概念等个性因素的培养失利可能也是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②在体质量控制行为方面的研究开始考虑到父母因素以外的社会因素、家庭环境以及进食过程的具体行为控制过程。油脂的过多摄入、看电视减少了活动时间、母亲对孩子饮食行为的不正确控制都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③干预性研究显示改变父母不合理的信念和饮食控制行为等方式能够对改善儿童肥胖起积极的促进作用。④肥胖儿童的家庭因素研究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在对儿童肥胖原因进行探索时,可能还需要对父母的养育观念、父母的自我概念以及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深入研究,还应考虑父母的综合养育行为。结论:父母养育行为是影响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改善父母的观念、态度以及对儿童的饮食控制行为等方面有助于减轻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