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7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IVF-ET治疗28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垂体降调节,按降调后月经第3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为三组,A组:LH≤1U/L,共57个周期;B组:1U/L〈LH≤2.5U/L,共188个周期;C组:2.5u/L〈LH〈5U/L,共43个周期。比较三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LH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hCG注射日血清E2和LH水平在三组间呈递增趋势,各组间血清LH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卵裂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B、C组(P〈0.05),C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GnRH—a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LH水平过低可导致hCG注射日E2和LH水平下降,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并导致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下降,流产率上升,但LH过高也可导致流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762.
目的 探讨国产高纯度尿卵泡刺激素(丽申宝)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应用的临床结局.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VF-ET治疗,并完成胚胎移植的279例患者307个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COH中使用的不同促性腺激素(Gn),患者分为果纳芬组(166例、183个周期)和丽申宝组(113 例、124个周期),比较两组在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药品费、获卵数、临床妊娠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发生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数、优质胚胎率及OHSS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丽申宝组临床妊娠率(41.1%)、种植率(25.1%)、流产率(11.8%)、多胎率(33.3%)及抱子回家率(33.9%)与果纳芬组(分别为50.8%、31.4%、18.3%、32.3%、36.1%)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出生婴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及出生缺陷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药品费用丽申宝组(5,092.68±1,388.98)明显低于果纳芬组(8,226±2,716.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丽申宝具有与果纳芬相同的促排卵效应和临床结局,但药品费显著低于果纳芬.  相似文献   
763.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32例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女28例(87.5%),男4例;平均年龄(30±8)岁.32例(共35条血管)通过腔内方法治疗,其中15条血管完全闭塞,狭窄程度70%~100%,平均90%±11%;病变长度2.7~5.3 cm,平均(3.1±1.5) cm;其中10例血沉增高(25~37 mm/h).术后6个月及每年进行症状体征随访并应用彩超、CT血管成像、血管造影评估管腔通畅情况.结果 15条完全闭塞血管中开通成功率80%( 12/15),3条未能开通.1例支架置入术中发生栓塞并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严重卒中事件,技术成功率(残余狭窄<50%)为88.6%(31/35).31例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消失.技术成功的31例中,2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83.9% (26/31).随访时间13 ~40个月,平均(19±10)个月,1例13个月后发生严重再狭窄并导致枕叶脑梗死,2例18个月后发生症状性再狭窄,管腔通畅率为88.5% (23/26).结论 腔内治疗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和准确选择靶血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4.
蔡鑫  施咏毅  陆祯  王震  姜宏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0):873-87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4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组(A组),单纯髓核摘除手术组(B组),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组(C组);其中A组219例,B组115例,C组87例。根据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及随访时病变椎间隙高度并观察相邻椎间隙退变情况,据此对各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7.4年(5~10年)。A组219例中优良184例(优良率84%),差35例;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3.07±1.75)mm,31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B组115例中优良102例(优良率89%),差13例;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4.91±1.63)mm,18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C组87例优良81例(优良率93%),差6例;病变间隙高度随访中无明显丢失,21例出现邻近间隙的退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65.
TNF-α抑制剂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NF-α抑制剂(益赛普)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42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药物组.空白组分两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Ⅰ(椎间盘不刺破组)、模型组Ⅱ(椎间盘刺破组);药物组(TNF-α抑制剂组)给以益赛普注射.动物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后处死,所取得的大鼠椎间盘进行T...  相似文献   
766.
内膜下再通术在股腘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内膜下再通技术(SIR)治疗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变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使用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患者股腘动脉完全闭塞病变42例.使用超滑导丝穿通闭塞段动脉内膜下腔,通过闭塞段后重新进入流出道真腔.建立闭塞段动脉内膜下通道后,用球囊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以保证管腔通畅.结果 39例患者内膜下再通治疗获得成功,临床...  相似文献   
767.
1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因受凉后出现胸闷、气短,曾在当地医院行胸部超声及CT检查,显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并右肺膨胀不全,考虑恶性胸腔积液,多次抽取胸腔积液。胸水生化:总蛋白28.01 g/L,糖5.53 mmol/L,乳酸脱氢酶1 746 IU/L,胸水癌胚抗原0.395μg/L。胸水常规:红色、浑浊、有凝块,离心后上清液黄色,比重〈1.018,李凡他试验阴性,红细胞+++/HP,有核细胞计数307.5×106/L,  相似文献   
768.
目的 评价SilverHawk直接斑块切除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7例ASO患者,管腔闭塞或狭窄≥80%,病变长度1.8~14.5 cm.临床表现(Fontaine分类):Ⅱb级4例、Ⅲ级1例、Ⅳ级2例.踝肱指数(ABI)0.28~0.65.术后随访观察疗效,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CTA检测管腔通畅情况.随访和观察指标用中位数表示,统计方法 用两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 7例患者的7个闭塞病变均经腔内开通成功(残余狭窄<30%).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Fontaine分类:Ⅰ级6例、Ⅱ a级1例.ABI为0.82~1.1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随访1~6个月,ABI仍为0.75~1.14,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8),Fontaine分类同术后.结论 SiLverHawk直接斑块切除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seeurity of SilverHawk directional atherectomy device in treating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extremity.Methods Seye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ischemia were treated with SilverHawk directional atherectomy.The lesions length varied from 1.8 to 14.5 cm.Clinical symptoms(Fontaine classification)included 4 cases of grade Ⅱ b,1 case of grade Ⅲ,2 cases of grade Ⅳ.The ABI varied from 0.28 to 0.65.Patency was evaluated with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or CTA besides clinical examination during follow-up.Results Seven occlusive lesions were recanalizated successfully.The technical success(residual stenosis<30%)rate was 100%. Clinical symptom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or disappeared.The ABI varied from 0.82 to 1.18(P=0.002),and Fontaine classification included 6 cases of Ⅰ:1 case of Ⅱ a.Patency rate was 100%and the ABI varied from 0.75 to 1.14(P=0.938).Fontaine classifications keep consistent l-6 nonths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 SilverHawk drectional atherectomy Was a safe and effective way for treatment of lower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  相似文献   
769.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血管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经CT证实的58例脑血管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结果该组患者的脑血管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5.36%(58/1082),癫痫的发病率与脑血管病的发作类型、发病部位、病灶部位有关,其中以脑出血患者、中颞叶、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发病率较高,且病灶部分在脑叶和累计大脑皮下较多。结论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原因主要与脑水肿有关,病灶主要位于脑叶,发病类型以单纯性部分发作为多,累及大脑皮质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770.
姜宏 《医学信息》2010,23(2):387-388
目的 通过应用5.5号皮试注射器对老年患者行动脉采血,探讨股动脉、足背动脉、桡动脉采血成功的相关因素,选择最佳采血部位。方法 168患者,其中男116例,女52例,年龄54至96岁,平均75岁,经股动脉采血138次,足背动脉采血45次,桡动脉采血91次,进行记录统计。结果 针对不同的部位进行采血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部位青紫瘀斑发生率做比较。体会股动脉、足背动脉、桡动脉三个采血部位在采血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部位青紫瘀班发生率各有优势。结论 在给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时,应根据患者当时的全身情况局部情况进行评估,灵活选择合适的部位,提高动脉采血成功率,减少误差,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