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人工合成酪蛋白激酶2(CK2)选择性抑制剂四溴肉桂酸(TBCA),对各种前列腺癌细胞株雄激素受体(AR)反式激活、细胞增殖和活力的效应.方法 TBCA和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应用到前列腺癌细胞株,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荧光素酶基因报道分析检测AR反式激活,免疫荧光法检测AR核定位以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R介导的基因表达.结果 TBC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半抑制浓度值(IC50)为25 mol/L.TBCA阻断AR核转位和基因表达(P<0.01).2种CK2催化亚单位都参与雄激素刺激的核转位和AR介导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 CK2α和CK2α’亚单位都参与了AR信号转运表达,TBCA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前列腺癌化学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9年10月至2007年12月267例诊断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扫描确定术前分期,采用AJCC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分析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及预后. 结果 267例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有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T1aN1M0 1例,T1bN1M0 1例,T2N1M0 3例,T2N2M0 1例.6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核分级II级1例,Ⅲ级1例,Ⅳ级4例;肿瘤直径4~10 cm(平均7.7 cm);均为中央型肿物.清扫区域淋巴结后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死于复发转移. 结论 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多为高级别、中央型、体积较大的肾癌,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多数能无瘤生存.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肾良性病变在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肾癌的病例中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总结和分析1999年10月至2006年11月18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癌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186例中131例行肾癌根治术,5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结果 186例患者中肾良性病变20例(10.8%),包括1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嗜酸细胞瘤,2例后肾腺瘤,1例平滑肌瘤,3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86例中肿瘤直径<2cm者5例,其中2例为良性病变(40%),肿瘤直径2~4 cm者93例中14例为良性病变(15.0%),肿瘤直径>4cm的88例中只有4例(4.5%)为良性病变.结论 在影像学诊断的直径小于4cm的肾癌中有相当部分为良性病交,治疗上推荐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5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ic relationship of prostate cancer and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southern China. Methods A hospital-based and 1 : 1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A total of 142 matched pains of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85 cases of prostate cancer and 82 controls of other diseases after informing consent. The CYPIAI ,CYPI7 and AR gen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CR, PCR-RFLP.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An increase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with the early first spermatorrbea (age<18) (OR=2. 90,95% CI: 1.76-4. 80), early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age≤ 24) (OR=2. 38,95% CI: 1.14 -4. 96), frequent sexual intercourse before 35 year old (OR=1.80,95% CI: 1.19 -2. 70), family history of cancer (OR=2. 70,95% CI: 1.31 -5.58), more intake of pork (OR=2. 27,95% CI: 1.38 -3.70). Factors in lowing the risks were the fruit intake and drinking of green tea by OR value at 0. 25 (95% CI: 0. 08 -0. 75) and 0. 52 (95% CI:0. 28 -0. 96) respectively. CYP17 A1/A2 and CYP17 A2/A2 genotypes were rel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nd OR values of 1.78 (95% CI: 0. 70 -4. 53) and 2. 57 (95% CI: 0. 91 -7. 25) respectively. Study also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YP17 polymorphisms and early first spermatorrbea and family cancer history related to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OR value at 13.35 (95%CI: 1.58 -113.00) and 4.01 (95% CI: 1.22 -13.1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Sexual intercourse, dietary intake and family cancer history should be related to prostate cancer occurrence. CYP17 polymorphism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It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multiple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to the prostate cancer.  相似文献   
55.
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发达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199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71人/10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2人/10万男性人口;1997年发病率升高至2.0人/10万男性人口,至2000年为4.55人/10万男性人口.由于PCa发病隐匿,缺乏筛查,目前我国大部分前列腺癌病人就诊时病变已至晚期,采取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6.
对正常及有不同程度输尿管梗阻的犬肾盂分别进行了恒流和恒压灌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获压力流速关系及在判断上尿路梗阻和梗阻程度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判断轻度梗阻方面恒压灌注试验更为敏感,而且方法简单。认为恒压灌注试验在诊断上尿路梗阻中较恒流注试验优越。  相似文献   
57.
急诊经尿道电切处理前列腺增生并发大出血尿潴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报告5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并发大出血潴留,经急诊内镜下清除膀胱内血块并电切增生的前列腺,获满意疗效。认为经尿道清血块并同时电切处理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尿潴留,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费用省之优点,但病人一般情况差和术者TURP经验不足时,清除血块解除尿潴留和切除前列腺应分期进行,不然容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恒压肾盂灌注试验诊断上尿路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易的恒压肾盂灌注试验检测临床上输尿管无梗阻和有梗阻病人的上尿路输送功能,初步提出恒压肾盂灌注试验判断上尿路梗阻及其程度的标准,并讨论了影响该试验的有关因素。认为恒压肾盂灌注试验是一项简便有效的诊断上尿路梗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婴幼儿Ⅰ期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婴幼儿Ⅰ期睾丸卵黄囊瘤早期诊断困难,且行睾丸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方案不确定.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深一步的探讨.方法:同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1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0例罂幼临床Ⅰ期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11侧睾丸术前行阴囊B超检查提示睾丸实性肿物.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9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升高.10例均行睾丸癌根治术,术前均未行化疗,术后病理检杏确诊卵黄囊瘤.其中1例双侧睾丸卵黄囊瘤和1例病理报告见卵黄囊瘤脉管浸润者予以辅助化疗.本组10例均末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9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多未见复发和进展,1例舣侧睾丸卵黄囊瘤患者辅助化疗结束后随访23个月时发现腹膜后及肺部转移,再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结论:婴幼儿临床Ⅰ期睾丸卵黄囊瘤可根据B超和血清AFP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行单纯睾丸癌根治术即可达到良好效果,不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高危的患儿可予以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总结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癌的经验。方法 对 15例肾癌患者施行保留肾脏的手术治疗 ,其中楔形切除 8例 ,上下极肾部分切除 7例。结果 术后出现切口漏尿 1例 ,经保守治愈。无其他并发症 ;随访 3~4 8个月 ,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全部患者总肾功能正常。结论 保留肾脏的肾癌手术对局限性肾癌疗效确切 ,可达根治术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