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治疗局限性小肾癌,已经被国外多个肾癌诊治指南所推荐[1-2]。NSS已成为临床T1a期肾脏肿瘤的标准治疗,近来也有不少关于对侧肾功能正常的临床T1b期和T2期的肾脏肿瘤NSS的报道[3-4]。与根治性肾切除相比,NSS能保留有功能的肾实质,术后慢性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5],且控瘤效果与根治术相当[6]。尽管如此NSS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  相似文献   
132.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临床罕见。我科收治尿道髓外浆细胞瘤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2岁。2005年10月在外院行尿道息肉切除术,病理报告示尿道息肉并感染,经我院病理会诊报告为髓外浆细胞瘤。查体:双肾区无叩痛,膀胱区有深压痛。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后患者新膀胱和尿道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22例,术后6~55个月,平均28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测定尿流率、剩余尿,充盈期、排尿期膀胱测压、直肠测压、括约肌肌电图和尿道压测定。结果 22例患者最大尿流率2.7~22.1ml/s,平均12.9ml/s;排尿时间17~240s,平均66s;剩余尿5~300ml,平均92ml;最大膀胱容量210~650ml,平均426ml;初次尿意膀胱容量137~540ml,平均296ml;急迫尿意膀胱容量200~620ml,平均388ml。充盈末期膀胱内压均〈50cmH2O,顺应性31~35ml/cmH2O,平均33ml/cmH2O。膀胱容量≤50%时充盈期新膀胱不自主收缩平均1.2次,容量〉50%~100%时2.6次。压力流率测定时患者排尿期新膀胱均未见主动收缩,排尿期最大腹压10~105cmH2O,平均64cmH2O。最大尿道闭合压33~114cmH2O,平均69cmH2O。功能性尿道长度17~56mm,平均37mm。结论 回肠新膀胱具有良好的储尿能力,新膀胱排尿主要依靠腹压和尿道的协同作用,保留尿道的控尿能力是保证术后控尿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4.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上容易误诊。该院自1993年11月至1996年5月收治这类患者15例,术前仅5例诊断为BPH,另10例术后才明确有BPH。本文提出诊断小体积BPH条件为:有明确的下尿路梗阻症状,但肛查及B超前列腺不大;经尿动力学及造形检查明确梗阻位于膀胱颈部;切除前列腺后梗阻症状改善;病检证实有BPH。认为小体积BPH的治疗以TURP为宜。  相似文献   
135.
内腔镜辅助下改良Gittes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1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内腔镜辅助下Gittes术治疗结果。经典Gittes术治疗5例,近期疗效100%,但远期复发2例;改良Gittes术治疗5例,远期无复发。该文对Gittes术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改良Gittes术消除了引起复发的因素,疗效确切,手术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睾丸非精原细胞瘤(NSGCT)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辅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2008年12月近10年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睾丸Ⅰ期NSGCT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分析显示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组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化疗组预后较观察组好,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组与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结论:临床Ⅰ期NSGCT在睾丸根治术后建议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其次是辅助化疗;无高危复发因素、依从性好的患者可选择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7.
经尿道电切增生前列腺350例总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93年12月我院开始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至1997年8月已行TURP350例并获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8~92岁,平均(687±7.6)岁。排尿困难症状6月~20年不等。350...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比较2004年和1973年WHO肿瘤分级预测局限浸润性(T分期≤pT2b)膀胱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概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11年8月具有完善随访结果的173例局限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评估无复发生存率(RFS);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膀胱癌各传统预后因素(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状况,淋巴血管肿瘤浸润情况,术前肾积水,是否纯尿路上皮癌)对RFS的影响.结果 患者5年RFS为84.7%.Cox分析显示,采用2004年WHO分级时,淋巴结阳性(RR =4.573,95% CI:1.469~14.237)、肿瘤分级(RR=9.993,95% CI:1.325 ~ 75.390)、术前肾积水(RR=3.207,95% CI:1.209 ~8.508)是RFS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1973年WHO分级时,淋巴结阳性(RR=9.484,95% CI:3.450 ~26.074)和淋巴血管肿瘤浸润(RR=3.009,95% CI:1.062 ~8.526)是RF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2004年WHO分级作为RFS的独立预测因素,较1973年WHO分级更适用于T2b期以下局限浸润性膀胱癌,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以证实其预后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 以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组成复方,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检测各复方含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常用的中药组成三个复方,分别用三种中药复方水煎剂及等量生理盐水对成年雄性去势SD大鼠灌胃,每天2次,共5d.在末次给药后60~90 min时间段内取下腔静脉血制成含药大鼠血清,同时制作空白对照大鼠血清.用含药和空白对照大鼠血清在体外培养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用MTT法检测培养4h、24h、48 h、72 h的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72 h的细胞周期分布;对培养72 h的细胞行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比较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的差异.结果 中药一组的细胞存活率最低,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中药二组的细胞存活率较中药一组高,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细胞存活率在48 h时达到最低;中药三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中药一组和中药二组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S期细胞比例,而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中药三组的细胞各周期分布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中药一组的细胞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比例约为30%;中药二组中的凋亡细胞较中药一组的少,但显著多于对照组,比例约为10%:中药三组中凋亡细胞很少,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中药复方一和中药复方二在体外有显著的抑制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诱导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进一步用于动物荷瘤实验证实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