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57例)和传统组(39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联合组患者进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VAS评分均高于联合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术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均可治疗食管癌,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效果更优,本研究也为食管癌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离心法提取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体(hucMSC-Ex)在高丰度蛋白质含量和纯度上的差异。方法分别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离心法提取hucMSC-Ex,透射电镜下观察两法提取的外体的形态结构,SDS-PAGE分析二者的蛋白质组分,western blot检测二者的表面标志蛋白CD9和CD81,免疫荧光法检测二者内化至靶细胞EA.hy926的数量。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hucMSC-Ex均为直径约30~100 nm的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囊泡结构;在相同蛋白质总量下,差速离心法提取的hucMSC-Ex高丰度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但其表面标志蛋白CD9和CD81的表达量却明显高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在相同蛋白质浓度下,差速离心法提取的hucMSC-Ex被靶细胞EA.hy926细胞内化的数量更多。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成功提取hucMSC-Ex,差速离心法提取的hucMSC-Ex纯度更高,而高丰度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增液汤中梓醇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结果梓醇与其他成分分离度良好,且在0.202 8~4.056μg的检测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 95,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值为1.86%。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增液汤中的梓醇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增液汤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早期肺腺癌薄层C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早期肺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早期肺腺癌患者82例,其中原位腺癌9例(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型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26例(MIA组),浸润型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cancer,I...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制剂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43例为对照组,改良根治术中未予绿脓杆菌制剂处理术区;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77例为观察组,改良根治术中予以绿脓杆菌制剂处理术区。结果:发生皮下积液观察组12例(15.58%),对照组15例(34.88%),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置入7.42±1.6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8.21±1.17天,分别少于对照组的8.67±2.25天和8.81±1.55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绿脓杆菌制剂处理术区,可明显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缩短引流管置入时间和住院时间,毒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彩色标签对麻醉危机事件处理中用药差错发生率与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二阶段交叉试验设计,选择20名麻醉科一线实习医生,年龄21~24岁,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人,分别使用彩色标签或传统标签标记药物对模拟人进行麻醉危机模拟事件演练;洗脱4周后,2组交换标签进行第二阶段模拟演练。在麻醉系模拟实验中心模拟真实手术室,采集演练视频,分析用药差错率及用药时间;演练结束后,针对发生用药差错的医生进行调查问卷,以了解用药差错的促成因素。结果使用彩色标签时,有12名(60%)一线实习医生至少发生一次用药差错;使用传统标签时,有16名(80%)一线实习医生至少发生一次用药差错(P>0.05)。本研究中共发生44次(8.40%)用药差错,主要为遗漏和用药剂量错误,分别为18次(40.9%)和15次(34.1%);使用彩色标签与传统标签时的平均用药差错率分别为7.2%(95%CI 4.0%~10.3%)和9.8%(95%CI 6.2%~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差错促成因素分析,导致用药差错的最主要因素为匆忙(29.41%)、粗心大意(17.65%)和操作不规范(13.73%)。使用不同标签时的用药时间比较,彩色标签时的用药时间(18.4±1.3)s显著快于使用传统标签(26.3±1.6)s(P<0.05)。结论各种药品准备完善下,使用彩色标签可明显缩短麻醉危机事件处理中的用药时间,但未能降低一线医生的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与SLE伴血小板减少及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SLE患者中的抗TPO抗体,并与2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20名健康人对照.同时分析SLE患者临床特点.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Q)表示及Wilcoxon's rank检验.结果 抗TPO抗体在SLE组中阳性率为39%,35%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TPO抗体阳性,而健康对照中未能检测到抗TPO抗体(x2=11.058,P=0.001).26例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15例(58%)抗TPO抗体阳性,而30例无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仅有7例(23%,x2=6.894,P=0.009);进一步分析发现抗TPO体抗体阳性患者其血小板下降程度重(t=3.010,P=0.004).对照抗TPO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关节炎(x2=5.959,P=0.015)、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x2=5.959,P=0.015)的SLE患者更易产生抗TPO抗体.结论 在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检测出较高阳性率的抗TPO抗体表明该抗体可能在SLE发生血小板减少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检测该抗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并探讨固定手术专科对其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为基础,增加5个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特异性条目,对广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均分为(2.80±0.54)分,固定手术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高于非固定手术专科护士(P0.01)。结论固定专科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 IVIg)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36例单用强的松1 mg/(Kg.d)治疗。IVIg组28例除给予相同剂量的强的松外,给予连续3~5天的IVIg(20 g/d)静脉滴注,观察血小板水平。结果IVIg组治疗在血小板计数峰值和达到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IVIg对SLE伴发的血小板减少症有效,作用迅速。  相似文献   
90.
高等院校<药用物理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药用物理学>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阐述了制做课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