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8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41.
摘要: 目的 探讨缺氧是否能促进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EMT), 并分析缺氧对结直肠癌细 胞侵袭、 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 HCT116(低度分化)和 HT-29(高度分化)结直肠腺癌细胞。观察 0、 10、 25、 50、 100 及 150 mg/L 氯化钴 (CoCl2) 诱导 2 种细胞 48 h 后的形态变化。分析 0、 10、 25、 50 及 100 mg/L CoCl2 处理 48 h 后缺氧诱导因子 (HIF) -1α蛋白表达变化, 筛选出 CoCl2诱导细胞缺氧的最适合浓度。MTT 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 (0 、 24 、 48 、 72 及 96 h) CoCl2诱导 2 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情况, 筛选出 CoCl2诱导缺氧的最佳时间。最佳浓度和时间 条件下, 对 HCT116 和 HT-29 细胞分别进行缺氧 (缺氧组) 和常氧 (常氧组) 处理, Transwell 侵袭和划痕实验检测 2 组 2 种细胞的侵袭、 迁移情况; Western blot 实验和 RT-PCR 实验检测 2 组 HIF-1α、 E-cadherin 及 Vimentin 的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50 mg/L CoCl2作用 48 h 时 2 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2 组 HCT116、 HT-29 细胞的 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随 CoCl2浓度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 50 mg/L 为最适宜浓度 (P < 0.05)。0~96 h 时 2 种细胞不 论有无缺氧, 细胞增殖能力均呈先增后减趋势 (P<0.05), 48 h 为最佳作用时间。HCT116 和 HT-29 细胞系中缺氧组 穿膜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高于常氧组 (P<0.05)。HCT116、 HT-29 细胞系中缺氧组 HIF-1α、 Vimentin 的蛋白 和 mRNA 表达水平均高于常氧组, 而 E-cadherin 的蛋白和 mRNA 表达水平低于常氧组(均 P<0.05)。结论 缺氧 能诱导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细胞均发生 EMT, 并能增强 2 种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 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42.
  目的   研究p-STAT3的活化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Snail、MMP2的相关性,及其在离体细胞实验中激活受抑后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STAT3与Snail、MMP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三者与TNM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MTT实验筛选AG490对增殖无影响的浓度和时间,并用该浓度和时间进行后续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G490抑制p-STAT3活化后STAT3、Snail、MMP2蛋白表达情况;划痕实验观察p-STAT3活化受抑后,结肠癌细胞迁移情况。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p-STAT3的表达与Snail、MMP2均存在相关性,且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在两个结肠癌细胞系中,通过MTT实验,选出10 μM作为AG490的最佳作用浓度,并采用该浓度进行后续实验。AG490抑制p-STAT3活化后Snail、MMP2表达明显下降,而STAT3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且当AG490抑制p-STAT3活化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结论  p-STAT3可以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促进结肠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543.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胆囊炎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血脂和内分泌代谢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进行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1 0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参考《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标准,按是否出现胆囊炎分为胆囊炎组(54例)和非胆囊炎组(946例),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进行分析,依据倾向性匹配原则(即控制年龄、体质量、家族史、高脂血症、饮食习惯及运动等混杂因素)按1∶1比例从非胆囊炎组中挑选54例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血脂、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差异,行Pearson分析血脂与内分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 000例围绝经期女性胆囊炎发病例数为54例,发病率为5.40%。两组文化程度、糖尿病及高血压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囊炎组年龄、体质量、家族史、高脂血症、饮食习惯及运动情况与非胆囊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囊炎组三酰甘油(TG)、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66±0.28)mmol/L vs.(1.41±0.21)mmol...  相似文献   
544.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1岁。因药物流产后9天,突发右下腹痛20小时,于2005年4月1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则,4~5/30天,无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2月5日,9天前确诊宫内早孕而行药物流产(尿HCG阳性,B超提示宫内早孕,子宫大如孕50天,血常规、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药物为米非司酮150mg联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4月7日服米索3小时余出现腹痛,能忍,因阴道流血多行清宫术,术中见绒毛堵住宫口,共清出组织约40g,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渐止,出血约50ml。回家后阴道流血少,3天干净,无不适。昨晚21时许突发右下腹剧痛,2小时后腹痛略缓解,今上午起腹痛波及全…  相似文献   
545.
目的:以大样本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在多个现代心理量表及自编制的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心理应激人群,以频数优势法对该人群的中医常见证型:肝气郁结、肝气犯脾、肝气犯胃及胆气虚等证进行计量诊断。结果:在求得各证的诊断阈值的基础上,对原确诊的各证型病人作回代检验,诊断符合率均在93%以上,并进一步求得各证的轻、中、重不同程度的诊断阈值。结论:频数优势法作为一种新的计量诊断方法,除具有传统计量方法的功用外,尚可求出轻、中、重不同程度的诊断阈值,这是计量诊断的进步方向,并可据此作临床疗效评定,较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546.
逍遥散对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突触体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多相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的影响,探究逍遥散抗应激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对照1组、病理对照2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透射电镜观测比较各组大鼠CA3区神经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病理对照1组及病理对照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3.066±2.032),(3.785±2.162)]与面密度[(0.100±0.056),(0.129±0.064)]较空白对照组[(5.707±2.268),(0.234±0.102)]均有明显降低(P<0.01),突触连接带的平均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1组与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面密度则均有明显减小(P<0.01).与病理对照1组相比,治疗1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面密度均明显增大(P<0.01);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明显增大(P<0.01),面密度也有所增大(P<0.05).结论多相性应激可以损伤大鼠的神经突触结构,影响突触间的相互连接.而逍遥散则可能是通过减少应激对原有的突触及突触连接的损伤,以及促进新的突触与突触连接的形成.  相似文献   
547.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多相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的影响,探究逍遥散抗应激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机制。方法: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1组、模型2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透射电镜观测比较各组大鼠CA3区神经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1组及模型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面密度较空白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突触连接带的平均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1组与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空白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面密度与突触连接带的平均面积则均有所减小。与模型1组相比,两个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面密度均明显增大。结论:多相性应激可以损伤大鼠的神经突触结构,影响突触间的相互连接。而逍遥散则能减少应激对原有的突触及突触连接的损伤,促进新的突触与突触连接的形成。  相似文献   
548.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多相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的影响,探究逍遥散抗应激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对照1组、病理对照2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透射电镜观测比较各组大鼠CA3区神经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病理对照1组及病理对照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3.066±2.032),(3.785±2.162)]与面密度[(0.100±0.056),(0.129±0.064)]较空白对照组[(5.707±2.268),(0.234±0.102)]均有明显降低(P<0.01),突触连接带的平均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1组与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面密度则均有明显减小(P<0.01).与病理对照1组相比,治疗1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面密度均明显增大(P<0.01);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明显增大(P<0.01),面密度也有所增大(P<0.05).结论多相性应激可以损伤大鼠的神经突触结构,影响突触间的相互连接.而逍遥散则可能是通过减少应激对原有的突触及突触连接的损伤,以及促进新的突触与突触连接的形成.  相似文献   
549.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治疗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TCI)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88例ATCI患者进行了脑循环动力学观察。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脉泰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用脑脉泰胶囊治疗前、治疗28 d后进行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 I),并对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病灶一侧CVD I中,脑血流量(Q)及血流速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管阻力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治疗ATCI患者疗效好,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作为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50.
剖宫产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是指孕囊或胚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疤痕处,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手术疤痕部位妊娠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005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6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