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BPF)是指肺泡或各级支气管与胸膜间形成的异常通道。以胸外科术后较为多见,亦可见于结核性脓胸、大叶性肺炎和肺脓肿等。常具有迁延不愈及高死亡率等特点。本文主要就本科尝试应用利福霉素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射定位BPF所属支气管,并采用自体血封堵成功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咳痰伴胸痛1个月余,加重伴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总结AIDS合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7例AIDS合并H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HIV阴性的HCC患者(n=33)做对比分析。结果 7例AIDS合并HCC中,3例共感染HBV,3例共感染HCV,1例合并脂肪性肝病。与HIV阴性HCC患者比较,HIV阳性组共感染HCV多见(P=0.022),肿瘤灶多发(P=0.003),门脉分支侵犯多见(P=0.011);另外,HIV阳性HCC肿瘤低分化,免疫组化高表达GPC3、Ki-67和P53(P=0.024、0.016、<0.001)。结论 AIDS合并HCC患者多共感染HBV或HCV,病理分级高,肿瘤多灶和门脉侵犯常见。对于共感染患者应同时重视基础肝病和抗HIV治疗,规范复查、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53.
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吕莉萍  王华  张雷 《安徽医学》2005,26(3):184-18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对结核性支气管狭窄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例气道狭窄患者实施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在术前和最后一次球囊扩张后的当天对狭窄段气道直径、气促评分和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进行测定。结果15例分别接受高压球囊扩张术1~9次,平均(2.8±2.14)次,即刻疗效达到100%。狭窄支气管的直径由治疗前的2.13±0.64mm增加到6.00±2.04mm(P<0.01);气促评分由术前的2.40±0.83,减少到0.6±0.74(P<0.01)。1例进行了FEV1检测,术前FEV10.693L,术后升至1.257L。经2~24个月的随访远期疗效达93.33%。有6例同时接受了微波治疗。胸痛6例;出血2例。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对结核性近端气道狭窄进行干预性治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对DNA图像分析(DNA image cytometry,DNA-ICM)技术在胸科恶性肿瘤病变诊断应用的研究,寻找该技术在相关病变诊断方面潜在的优势。方法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送检的4 402例胸科疾病患者,选取其中701例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DNA-ICM计算机扫描与自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区分阳性、可疑、阴性诊断,与活检结果及临床基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明确恶性肿瘤病变患者的细胞倍体出现异常者可达65%,未明确诊断恶性肿瘤但提示有恶性可能的患者细胞倍体异常率为64%,而在非恶性肿瘤病变患者中则仅为8%。综合评估显示,细胞DNA倍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93%、71%、94%。OR分析发现恶性肿瘤病变比非恶性肿瘤病变引起倍体异常的风险比是23.236。结论 DNA-ICM技术对于胸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利用双侧滑行唇瓣整复先天性下唇正中旁窦的效果。方法完整切除6例先天性下唇正中旁窦后,采用双侧滑行唇瓣整复。结果随访1年后6例均没有复发,获得了满意的唇功能及形态。结论双侧滑行唇瓣整复先天性下唇正中旁窦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6.
57.
免疫抑制剂相关性结核19例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相关性结核的原发疾病病情较为复杂 ,因而常常导致与免疫抑制剂相关的结核误诊或漏诊。 1983年 6月~ 1999年8月间共收治在外院误诊、漏诊或发热待查 1个月以上诊断不明的 19例患者 ,最终在我院确诊为免疫相关性结核。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例住院病人 ,男性 10例 ,女性 9例 ,年龄 5~ 5 2岁 ,平均年龄 2 3岁。均使用免疫抑剂一个月以上。2 .基础疾病 :肾病综合征 3例 ,肾移植术后 3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4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4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 3例 ,肺癌2例。3 .临床表现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发热 18例 ,其…  相似文献   
58.
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吕莉萍  潘兰 《安徽医学》2006,27(4):277-279
目的探讨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实施经支气管镜介入微波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23例治疗1~9次,平均2.9±1.5次,其中21例经支气管镜复查,显效14例(14/21)占66.6%;有效7例(7/21)占33.3%;总有效率100%。2例经X线胸片或CT复查病灶吸收。不良反应治疗中3例感觉局部烧灼痛;未发生支气管穿孔、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在解除支气管阻塞、加速病灶吸收及组织再生和修复方面疗效确切,痰菌阴转率及肺不张治愈率均较高,能绥解支气管狭窄后遗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肺部X线诊断不明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X线或CT检查发现肺部有异常病变临床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分析病理检查。结果经纤支镜检查确定诊断恶性肿瘤31例占47.69%,炎症25例占38.46%、结核1例占0.15%。结论对肺部X线检查有异常影像改变,而临床不能明确诊断者行纤支镜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60.
叶红  吕莉萍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33-1435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9月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63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正规抗结核治疗HRZELv。对照组24例;治疗组39例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第一个月每周1次经支气管镜介入局部酌情给予APC、冷冻等治疗共四次,第二个月二周复查一次,并根据当时支气管镜下表现给予相应的处理。之后1~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54.2%和87.2%;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吸收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58.3%和89.7%;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62.5%和87.2%,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抗结核化疗优于单纯抗结核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