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3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医药卫生   12538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576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697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视觉减退可由视交叉病变引起,对此临床及常规检查难以诊断,而MRI能清楚地显示视交叉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有利于发现视交叉病变。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一、视交叉区的正常解剖 视交叉是视神经颅内段于脑底处联合而成的扁椭圆形结构,其横径约12mm,前后径8mm,厚4mm。颅  相似文献   
132.
Coulter-JT系列血细胞计数具有内定警告功能,在白红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分类异常时可发生警告。血细胞假性异常警告是指仪器指示有异常细胞而手工复片为正常的假性报警现象。我们对我院住院病人1997年9月8日至12日早8:00所有血常规标本共65...  相似文献   
133.
作者对33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癌患者,于术前行高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HSAPC),其中27例进行了手术治疗。与同期术前全身静脉化疗的10例胃癌患者比较,采用本法治疗除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外,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原发灶和淋巴结中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其近期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作者认为,胃癌患者术前行选择性化疗近期抗癌效果好,毒副反应轻,不仅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而且对减少或防止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种植及术后复发,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掌骨血管瘤在临床上少见,1997年10月,我院曾收治1例掌骨巨细胞瘤,术后病理报告为骨血管瘤。患者女,15岁。6年前发现右手背有一肿块,呈进行性增大。外院诊断为腱鞘囊肿,经保守治疗无效。因感手部活动时疼痛、乏力,于1997年10月来我院就诊。局部检查...  相似文献   
135.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死亡1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0年~1990年我科气管、支气管异物410例中前10年190例,死亡6例(3.2%),后10年220例中死亡4例(1.8%)。男6例,女4例年龄:除1例16岁外,9例平均11月。异物种类黄豆3例,蔡花子2例,花生米、毛粟、枇杷核、藕片及橡皮塞各1例。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衰竭7例,酸中毒1例,肺水肿间质性心肌炎1例及肺叶切除术后大出血与败血症1例。提示小儿年龄,异物大小形状及手术时机与异物引起的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全身麻醉对患者胃肠激素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探讨TEAS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杭州市中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处理,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TEAS处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中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胃肠激素水平、中枢神经特异性(S100β)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POCD发生情况。  结果  B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低于A组(P < 0.05)。B组中心静脉压(CVP)水平明显高于A组(P < 0.05)。2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 < 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P < 0.05)。机体S100β蛋白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 < 0.05)、BDNF水平及MMSE评分先降低后升高(均P < 0.05),且B组术后1、3、7 d时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均P < 0.05),BDNF水平及MMSE评分均高于A组(均P < 0.05)。术后1、3 d,B组POCD发生率低于A组(37.78% vs. 68.89%,24.44% vs. 51.11%,均P < 0.05)。  结论  TEAS联合全身麻醉可减轻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手术及麻醉对胃肠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认知功能,减少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7.
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指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且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早期发现及诊断方法均存在局限性。本文就肠道微生物群相关干预措施在脓毒症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尝试通过分析脓毒症病原菌来源与肠道微生物群关系,寻找特定重症感染、抗生素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的联系,归纳整理了目前可应用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的靶向干预措施,有助于全面了解其发病机制,为脓毒症早期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收治的450例初诊涂阳的PTB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抗PTB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383)和无效组(n=67)。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CXCL8、RANTES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B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CXCL8、RANTES对PTB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后,450例PTB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11%。无效组的全程督导占比低于有效组,吸烟、外地户籍占比及治疗前血清CXCL8、RANTES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职业、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户籍类型、CXCL8及管理方式是PTB患者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XCL8、RANTES预测PTB患者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7、0.865,敏感度分别为77.6%、79.1%,特异性分别为88.3%、89.3%;CXCL8、RANTES联合预测PTB患者治疗效果的AUC为0.955,敏感度为94.0%,特异性为85.4%。结论 血清CXCL8、RANTES高水平与PTB患者治疗不良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XCL8、RANTES有利于评估PTB患者治疗效果,且二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分析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F2C)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探索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在HCC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利用肿瘤芯片数据库(Oncomine)、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KIF2C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与HCC的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及病理分级等临床参数的关系;通过RT-qPCR实验分析KIF2C在HCC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细胞功能实验分析干预KIF2C表达对HCC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利用STRING和GeneMANIA数据库探索与KIF2C互作的蛋白和基因;使用高通量测序,寻找log2|FC|>1条件下的差异基因,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探索KIF2C潜在的作用通路;通过共表达分析,筛选互作的RNA后构建ceRNA调控网络。结果:KIF2C在HCC中显著高表达(P<0.001);KIF2C表达水平影响HCC患者的生存预后及病理分级(P<0.05);细胞功能实验表明KIF2C过表达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P<0.05);...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观察CalliSpheresR微球(CSM)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以及影响近期临床疗效和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嵊州市人民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对68例资料完整的患者《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术后肿瘤最大径以及1个月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针对患者术后1个月的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水平和不同分期进行生存分析。结果CSMDEB-TACE治疗后患者肿瘤明显变小。术后1个月的疗效为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34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7例,ORR为80.9%(55/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饮酒史、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和中国肝癌分期(CNLC)明显影响术后疗效。此外,肝功能指标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在术后1周显著升高,在术后1个月恢复至DEB-TACE治疗前水平。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AFP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的危险因素(P<0.05),BCLC分期为C期和CNLC为Ⅲa期的患者预后结局最差。CSMDEB-TACE术中和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结论CSM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缓解率,安全性高;AFP水平异常升高影响术后患者的预后,BCLC分期为C期和Ⅲa期患者术后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