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黄芪液拮抗乳酸盐腹透液对人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黄芪液对乳酸盐腹透液致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及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 -ED TA消化法 ,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间皮细胞 ,并建立体外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培养模型。以MTT法测定HPMC增殖程度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示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2 .5 %乳酸盐腹透液中加用黄芪液 (1mg/ml)与HPMC作用 4 5min ,其培养液中LDH水平较腹透液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1) ,HPMC增殖能力明显增强 (P <0 .0 1)。结论 :黄芪液能拮抗乳酸盐腹透液致HPMC的损伤。  相似文献   
32.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莉  邓春晖  姚毅  雷克竞 《西部医学》2007,19(4):640-641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 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IV IG 400 m g/kg.d,连续5天;对照组维持原方案。结果治疗组在降温精神状态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抽搐、意识障碍和头痛的消除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IV 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疗效确切,可快速降温,恢复意识,改善症状,减少伤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大鼠肾脏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随增龄表达的变化规律. 方法 选取3月龄、12月龄及24月龄健康大鼠,分别取大鼠肾组织及原代系膜细胞做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SA-βgal)染色,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Western blotassay)分别在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检测肾脏组织和细胞中mTOR及磷酸化mTOR(p-mTOR)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法分别检测mTOR在肾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结果 随增龄,大鼠肾脏组织SA-βgal活性增强,且肾小球系膜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逐渐增加,3、12及24月龄阳性率分别为(11.9±3.6)%,(39.0±4.0)%及(86.9±7.4)%,mTOR mRNA表达随增龄逐渐增强,不间月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亦显示mTOR及p-mTOR蛋白表达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强(P<0.05).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mTOR蛋白表达于大鼠肾小球系膜区,其在肾小管一间质也有表达;随增龄,与增龄所致的肾脏病变呈正相关性(与增龄引起小球及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分别为r=0.838;r=0.742,均为P<0.01);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mTOR在大鼠系膜细胞胞浆及胞核内皆有表达,随增龄表达的荧光强度逐渐升高(P<0.05). 结论 mTOR在大鼠肾组织及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随龄增加,其可能参与了肾脏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95例,按照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分为5组,即DNⅠ组10例,DNⅡa组12例,DNⅡb组16例,DNⅢ组54例,DNⅣ组3例;将不同组间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分析视网膜病变与肾脏损伤之间的关系,以及视网膜病变与常用临床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肌酐(SCr)及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之间的关系。结果 DN患者肾脏损伤病理分型与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r=0.458,P=0.016),但仍有23.2%患者无视网膜病变,分别发生在80.00%的DNⅠ组、33.33%的DNⅡa组、12.50%的DNⅡb组、14.81%的DNⅢ组患者中。临床指标中仅24 h尿蛋白定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结论尽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被提示DN,但少部分DN不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也应被重视。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对放射造影剂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 97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即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和对照组。注射 76 %泛影葡胺前 1h ,双盲法随机分别给予氨氯地平 (5mg)、培哚普利 (4mg)或安慰剂 ,造影前 2 4h和造影后 4 8h测内生肌酐清除率 (CrCl) ,并检测造影前后 2 4h尿中NO、白蛋白、N -乙酰基 - β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含量。造影后 4 8h血清肌酐较基础值增高 2 5 %或 0 .5ml/dl定义为造影剂肾毒性。结果 安慰剂组尿中白蛋白、RBP、NAG显著升高 (P <0 .0 5 ) ,NO显著降低 (P <0 .0 5 ) ;造影后 4 8hCcr下降 (P <0 .0 5 )。培哚普利组Ccr、尿中NO、白蛋白、NAG和RBP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氨氯地平组Ccr ,尿NO和RBP的含量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但尿NAG含量增高 (P <0 .0 5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组尿RBP水平和造影剂肾毒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造影前口服单剂量氨氯地平或者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预防造影剂肾毒性 ,NO可能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王革  宋魁  卓莉 《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223-226
对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关系、作用及其培养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阐明了体育教学和非智力因素的辨证关系 ,揭示了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的作用及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总结出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 6种具体方法 ,以期为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对放射造影剂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2 97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即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和对照组。注射 76 %泛影葡胺前 1h ,双盲法随机分别单次获得氨氯地平 (5mg)、培哚普利 (4mg)或安慰剂 ,造影前 2 4h和造影后 4 8h抽血检测血清肌酐 (SCr) ,并检测造影前后 2 4h尿中NO ,白蛋白 ,N 乙酰基 β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水平。造影后 4 8hSCr较基础值增高 2 5 %或 4 4 2 μmol/L定义为造影剂肾毒性。  结果 :安慰剂组患者尿中白蛋白、RBP、NAG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NO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造影后 4 8hSCr水平增高 (P<0 0 5 )。培哚普利组SCr、尿中NO、白蛋白、NAG和RBP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氨氯地平组SCr、尿NO和RBP的水平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但尿NAG水平增高 (P <0 0 5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组尿RBP水平和造影剂肾毒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 (P <0 0 5 )。  结论 :患者造影前口服单剂量氨氯地平或者培哚普利对造影剂肾毒性有一定预防作用 ,NO可能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 ORG)的两种病理类型[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症(OB-GM)以及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OB-FSGS)]患者在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经肾活检病理确诊的18例OB-GM患者及16例OB-FSGS患者在肾活检时以及随访期间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与OB-GM组患者相比,OB-FSGS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发生率及血压数值、阻塞性睡眠暂停发生率更高(P0.05),且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eGFR水平也更为严重(P0.05)。另一方面,在进行减重及RAS系统抑制剂治疗后,两种病理类型的ORG患者尿蛋白量均明显减少(P0.05),肾脏功能也有所恢复。结论与OB-GM组患者相比,OB-FSGS组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及严重,但总体而言ORG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0.
彭州市辖28个镇,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72所,学生共118 153人。本次出疹性疾病爆发涉及4个镇3所中心小学和12所村小学。 1.基线调查情况:①疫情报告时间为2003年5月28日上午9时30分,检诊时间5月28日上午9时45分。调查发现15所小学7315名在校学生中累计出疹477例,罹患率6.52%,其中皮疹已消退的260例,仍有皮疹的217例。②时间分布:4个镇477例出疹者出疹时间为5月8日至6月2日,主要集中在5月23~29日,发病272例,占总发病数的57.02%,且发病例数最多的为27日(62例),占总发病数的13.00%。另有53例由于患儿年龄偏小无法清楚回忆其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