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C,PDGF-C)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ES-2细胞的增殖和趋化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ES-2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PDGF-C进行干预,应用CCK8试剂盒法评价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与未加PDGF-C的对照组相比,PDGF-C能明显刺激ES-2细胞的增殖,在第4天增殖达高峰,PDGF-C促增殖最佳作用浓度是20 μg/L;经不同浓度PDGF-C的刺激,处于细胞周期G1期的ES-2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处于S期的ES-2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PDGF-C提高了ES-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PDGF-C可促进体外培养的ES-2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MSCs)膜片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方法:从日本大耳白兔提取原代骨髓培养rBMMSCs,采用简单制备方法构建rBMMSCs细胞膜片,大体、HE染色观察, MTT、成骨成脂诱导检测膜片增殖分化能力,RT-PCR检测膜片相关优势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成功分离rBMMSCs,诱导10-14d后获得白色膜状细胞膜片,并可用无菌眼科镊提拉. 镜下观察细胞呈梭形重叠生长,HE染色显示细胞间紧密连接并有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分泌;MTT显示膜片细胞密度随时间增加;成骨成脂诱导结果显示其分化能力明显优于普通培养的rBMMSCs;RT-PCR结果显示,与rBMMSCs相比,细胞膜片高表达ColⅠ和Fn.结论:rBMMSCs细胞膜片相比普通培养的rBMMSCs,在组织工程应用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体外多向分化能力的方法。方法 iPSC通过形成拟胚体(embryonic body, EB)的阶段,将其诱导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s)样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iPSC来源的MSCs(iPS-MSCs)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并进一步将iPSC-MSC诱导为成骨、软骨细胞;或直接EB接种,将其诱导成神经细胞。通过上述方法验证iPSC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 诱导后的 iPSC-MSC 逐渐向外生长变为长梭形; CD29、CD105在 iPSC -MSCs 中表达阳性, 而 CD34、CD45则为阴性; 碱性磷酸酶、甲苯氨兰染色结果表明iPSC -MSCs 具有成骨、成软骨的能力;iPSC亦可直接从EB阶段诱导成神经细胞。结论 通过上述方法,可成功诱导iPSC 为成骨、成软骨、成神经细胞,为 iPSC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4.
小鼠核心结合因子1成熟肽编码区的cDNA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核心结合因子1(cbfal)在小鼠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扩增cbfal成熟肽编码区的特异性片段,构建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的蛋白表达、抗体制备、基因转染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新生小鼠的颅骨、牙胚、肝脏组织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进行PCR反应,构建pGEM-cbfal重组质粒并测序。结果:从小鼠颅骨和牙胚组织中均获得了约1791bp的目的片段,牙胚来源的PCR产物的测序结果证实成功地克隆到了cbfal成熟肽编码区,酶切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新生小鼠的牙胚组织中有cbfal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目的检测DSP、DMP1、CBFA1、BMP2在大鼠牙髓干细胞中的表达,为大鼠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DSP、DMP1、CBFA1、BMP2在大鼠牙髓干细胞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然后采用矿化液对大鼠牙髓干细胞进行诱导,并对诱导后细胞进行DSP、DMP1表达的检测。结果大鼠牙髓干细胞DMP1仅个别细胞阳性表达,DSP少量细胞阳性表达,CBFA1、BMP2为阳性染色。经矿化液诱导后,大鼠牙髓干细胞DSP染色出现部分细胞强阳性,DMP1出现阳性结果。结论CBFA1、BMP2阳性表达表明大鼠牙髓干细胞具有一定的未成熟性,而经过诱导后出现牙本质特异性DSP的表达,表明大鼠牙髓干细胞可以被诱导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56.
大鼠牙髓干细胞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干细胞向脂肪、神经、肌肉三个方向的横向分化能力。方法:采用地塞米松、IBMX、牛胰岛素和indomethacin对大鼠牙髓干细胞进行程序诱导,RT-PCR和油红O染色方法进行检测;采用bFGF和RDPSCs对大鼠牙髓干细胞进行诱导,RT-PCR方法进行检测;采用5-azacytidine对大鼠牙髓干细胞进行诱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经脂肪细胞系诱导后,大鼠牙髓干细胞出现脂肪细胞特异性PPARg阳性表达,油红O染色出现阳性脂滴颗粒;经神经细胞系诱导后,大鼠牙髓干细胞未出现预期的神经细胞特异性nestin表达;经肌细胞系诱导后,大鼠牙髓干细胞未出现预期的肌细胞特异性MHC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动蛋白表达阴性。结论:大鼠牙髓干细胞经过一定的诱导后,可以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常规诱导条件下,大鼠牙髓干细胞不能向神经、肌肉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