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harm Mapper、SEA、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素的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MalaCards数据库收集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分析获得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共有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靶点间相互作用关系,再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淫羊藿素与抗多发性骨髓瘤潜在作用靶点的可视化关系网络,然后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进一步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开展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淫羊藿素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淫羊藿素对关键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筛选得到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作用靶点143个,其中的重要作用靶点主要有蛋白激酶B1(Akt1)、白蛋白(ALB)、连环蛋白β1(CTNNB1)、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评价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项常规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方法参考和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发布的方法学评价系列文件,对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5项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的精密度、正确度、生物参考区间进行评价,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各检测系统测定的15项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精密度、正确度满足要求;三套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r~2≥0.95);生物参考区间与厂家的声明一致。结论三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检测的15项常规生化项目的主要分析性能达到了厂商声明的性能和有关的质量要求,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前后行PWI、DTI检查,评估术前术后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A)的变化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前双侧脑灌注存在差异,患侧MTT延长,CBF、CBV降低,术后患侧MTT缩短(t=4.396,P=0.000),CBF升高(t=-2.81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变化不明显。术前患侧额叶FA值较对侧降低(t=-2.539,P=0.013),术后患侧额叶FA值较术前升高(t=-2.322,P=0.032),而顶叶、枕叶、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FA值变化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PWI、DTI技术可提示脑组织血流灌注及脑白质受损情况,从而评估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前术后脑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对脑转移瘤伽玛刀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1例经伽玛刀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和6例病史明确的放射性脑坏死,均行PWI。结果:前21例经手术证实,18例为脑转移瘤,3例放射性脑坏死,PWI定性诊断正确。18例脑转移瘤的rCBV值均升高,肿瘤最大rCBV比率为6.04±2.86,健侧为3.16±0.93(P<0.01);肿瘤MTT比率为1.49±0.58。9例放射性脑坏死rCBV值均降低,病灶最大rCBV比率为2.02±1.36,健侧为4.30±1.22(P<0.05);病灶MTT比率为1.08±0.14。结论:PWI对脑转移瘤伽玛刀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16排CT实质期、排泄期检查。数据经工作站重建后获得CTU图像。结果136例就检患者中,结石70例,先天畸形17例,肿瘤24例,其他25例。17例先天畸形和7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根据临床资料做出诊断,23例结石经体外震波冲击碎石证实,余80余例均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替代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KUB+IVP)。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C臂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0例肝癌患者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过程中行C臂CT检查。记录术前C臂CT及常规DSA对病灶、肿瘤实质及供血血管的显示情况,根据TACE后即时C臂CT和DSA点片对碘油沉积部位和范围的显示,分3级:1级为清晰,2级为较清晰,3级为模糊,结果行χ2检验。结果:28例患者(2例弥漫型肝癌未计入)C臂CT发现病灶55个,大小(2.8±1.7)cm(0.6~6.7 cm),常规DSA发现47个,大小(2.9±1.6)cm(0.9~6.6 cm),对肿瘤大小的测量两者无统计学差异(t检验,P>0.05),C臂CT多发现8个(8/55,14.5%)病灶。C臂CT发现肿瘤供血血管126条,比常规DSA多发现29条(29/126,23.0%)。TACE术后C臂CT显示碘油沉积1+2级可达89%(49/55),常规DSA为69%(38/5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7,P<0.001)。结论:C臂CT在TACE术前、术中肿瘤定位及肿瘤供血血管显示、术后即时监测碘油沉积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技术(CTA)显示副肾动脉(ARA)的能力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57例来源于各种原因进行肾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行连续容积扫描,将扫描原始数据传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R) 、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参与考察的这些病例通过CTA显示均无肾动脉病变.结果 在257个受检者中,共有75例发现ARA,发现率为29.2%,右侧占14.0%,左侧占15.2%;男36支(48.0%) 、女39支 (52.0%),副肾动脉发生率在双肾、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参与研究的514个肾中,86个肾共发现104支ARA,其中1支型ARA有69个肾,占80.2%;2支型ARA有16个肾,占18.6%;仅见1个肾为3支型,占1.2%.结论 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的情况下准确、直观地显示副肾动脉,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Crohn病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肠道Crohn病患者的MDCT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跳跃性肠壁增厚,8例表现为肠壁环形增厚,同时伴有粘膜强化和分层形成"靶征"及"双晕征";有11例表现为增厚肠壁分层消失,增强不明显,肠壁厚度多在5~11mm。4例表现为病变段肠管周围肠系膜水肿及增厚,蜂窝织炎,其中并发脓肿1例。7例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3例表现为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形成"梳征"。其中"靶征"、"双晕征"及"梳征",均提示与病变活动度相关。结论:MDCT不但能准确显示Crohn病病变部位、肠外病变,还能区分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病变。MDCT可作为Crohn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平均病程8年。5例病灶均位于幕上皮层或累及皮层下白质,其中位于颞叶3例,额叶1例,顶叶1例。5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T1WI3例为低信号,2例为低、等混杂信号,T2WI除钙化斑呈低信号外,余均为高信号;FLAIR5例病变均为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可见高信号环影。2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病灶显示低信号。增强扫描4例病变无明显强化,1例病变可见轻度结节状强化。5例病变均边界较清楚,灶周无明显水肿。结论 DNT是一种良性病变,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该类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