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医药卫生   13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白洁  杨悦  吴惠芳 《中国药业》2009,18(18):16-17
该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了我国维生素C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劣势,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扩大国内需求等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非肿瘤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黏蛋白1(MUC1)和肺特异性蛋白X(LUMX) mRNA表达情况,探讨微转移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15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K19、MUC1和LUNX三项标志物.结果: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率分别为36.7%和30%,其表达状况与患者的肿瘤病理类型、吸烟史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关系密切;MUC1 mRNA 阳性率分别为6.7% 、6.7%,其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吸烟史均无显著关系,与骨髓及外周血中微转移的关系尚待确定;LUNX mRNA阳性率分别为16.7%和13.3%,可以作为指示NSCLC微转移的敏感特异的指标.结论:三种检测标志物中CK19 mRNA对微转移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但存在假阳性的可能;LUNX mRNA作为一个新的检测指标对微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MUC1 mRNA与骨髓及外周血中微转移的关系尚待确定.  相似文献   
123.
高迁移率族蛋白A(HMGA)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水平会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或转移潜能的增大而异常增高.let-7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微小RNA,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对HMGA基因进行负性调控.在对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已经观察到let-7表达水平的下降,并伴随HMGA表达水平的上升,这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提...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体内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酸浓度的方法。方法:移取血清,加入环己烷-二氯甲烷(3∶1)混合溶液,沉淀蛋白后离心,上清液经氮气吹干,加流动相溶解后上机分析。采用Shimadzu VP-ODS分析柱(150mm×4.6mm),二极管阵列矩阵检测器,测定波长:辛伐他汀为238nm,非诺贝特酸为300nm,流动相:甲醇-水-10%磷酸(85∶14∶1),流速1.0mL.min-1,柱温为25℃。结果:辛伐他汀、非诺贝特酸分别在0.20~25mg.L-1(r=0.999 9)和0.05~25mg.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分别为0.05mg.L-1和0.01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4%和91.8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4%。结论: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体内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酸浓度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血药浓度的测定,以及合并用药后药动学、药效学和生物等效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5.
肿瘤的发生和扩散机制比较复杂,已成为近年来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许多新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多项研究证明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 LOX)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6.
白洁 《华夏医药》2009,(6):463-464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强,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急症病人多,流动性大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对急症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症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7.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眼科疾病,发病率极高.一般从50岁以后发病较多,发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白内障的常见症状: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偶有视物模糊,眼睛发胀等,不容易引起重视.随着白内障的发展,伴随有近视度数逐渐加重,有疲劳感明显,视力逐渐下降等.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通过双氯芬酸钠栓在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的应用,观察其对术后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组1在手术前气管插管后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组2在手术结束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对照组手术前后均不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记录所有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进入恢复室后进行改良Aldrete评分和疼痛评分;于入恢复室后10、20、30 min分别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结果 各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恢复室后10 min,组1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组2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恢复室后20和30 min,组1和组2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入恢复室即刻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和组2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通过双氯芬酸钠栓在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的应用,观察其对术后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组1在手术前气管插管后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组2在手术结束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对照组手术前后均不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记录所有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进入恢复室后进行改良Aldrete评分和疼痛评分;于入恢复室后10、20、30 min分别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结果 各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10 min,组1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组2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20和30 min,组1和组2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入恢复室即刻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和组2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0.
口感是影响口服制剂成药性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是口服制剂处方设计和临床应用的重要考量指标,如何客观、准确、简便、高效地表征口感,是制约口服制剂口感设计与开发利用的瓶颈问题.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口服制剂口感评价方法有口尝法、电子舌法、动物味觉喜好实验、体外溶出度实验和电生理实验.口尝法是口感评价的首选,但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