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6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王枫  邱建华  黄维国  王锦玲  高下 《医学争鸣》2002,23(19):1748-1750
目的 通过对 C5 7和 BAL B/ c近交系小鼠不同日龄时耳蜗基底膜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 活性 (calm 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 M- PK )的测定 ,探讨其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方法 采用 Ca M- PK 活性检测试剂盒以及同位素掺入技术分别于 2 0 ,30 ,6 0 ,90 ,12 0 ,15 0和 180日龄(n=6 )时检测酶活性 ,实验数据采用 SPSS 10 .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  C5 7和 BAL B/ c近交系小鼠随年龄增大均出现Ca M- PK 活性下降 ,与 2 0日龄相比 ,90日龄时 Ca M- PK 活性显著降低 (C5 7:5 1.3± 0 .3vs 5 2 .5± 0 .5 pkat· g- 1 ,P<0 .0 1;BAL B/ c:5 0 .9± 0 .5 vs5 2 .5± 0 .4 pkat· g- 1 ,P<0 .0 1) ,随着年龄增大 ,Ca M- PK 活性进一步下降 .结论 Ca M- PK 可能参与 C5 7和 BAL B/ c近交系小鼠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发生发展的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9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科最常见的疫病之一,90%为病毒感染所致,虽属自限性疾病,但因持续数日之发热及头痛等,给患儿带来一定的痛苦。对于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病原学治疗方法,常用的解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等,不仅退热效果较差,且作用持续短暂。我科自1984年7月至11月间,应用消炎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0例,主要观察其退热效果,并与  相似文献   
93.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CU交叉感染防控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防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2005年收集RICU患者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7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实施"降阶梯防控策略"。结果4例患者检出的5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相同,存在交叉感染高危因素,PFGE图形一致,明确存在交叉感染;采取"降阶梯防控策略"后,无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降阶梯防控策略"对控制泛耐药菌交叉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和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 0 0 1- 0 1~2 0 0 4 - 0 1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 1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男2 9例,女12例,中位年龄(6 7±13)岁。用心肌灌注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MBG0 / 1)和复流(MBG2 / 3)两组,观察院内死亡率和随访死亡率;用L 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心源性休克介入治疗后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心源性休克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无复流组的院内死亡率和随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复流组(81%比14 % ,81%比2 9% ,P<0 .0 1)。多因素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死亡率的关系显示年龄与死亡率呈正相关(OR3.8,P=0 .0 4 ) ,MBG2 / 3与死亡率呈负相关(OR0 .0 6 ,P=0 .0 1) ,而高血压、糖尿病、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治疗前收缩压未显示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结论:心肌灌注分级是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心源性休克介入治疗后较强的死亡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江苏省汉族人群蛋白激酶Cη(PKCη)基因A1427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PKCη基因A1427C多态性、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与对照组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神经科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40.8%)及CC+AC基因型频率(65.0%)明显高于对照组(29.5%和49.0%),P〈0.05;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与非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比较,患脑梗死的OR值为1.649,(95%CI:1.108-2.456);与AA基因型比较,CC+AC基因型患脑梗死的OR值为1.933,(95%CI:1.123-3.326)。脑梗死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脂血症和C等位基因患脑梗死的OR值分别为2.102、2.004及1.857。结论PKCη基因A1427C多态性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将前瞻性可靠度分析法--医疗照护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HFMEA)应用于临床上防止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流程的制定,旨在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潜在风险因素、列出有价值的风险评估指标,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予以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损害的发生。本文探讨依据该理论生成的防范流程对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控制效果。 方法 回顾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制定UEX防范流程。观察自该流程实施后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口插管患者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因素分析。 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经过流程规整后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5)。结论 通过HFMEA的方法分析UEX的失效因素,制定完善防拔管流程,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的认知和控制措施的选择应用有助于减少临床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4月福建省肿瘤医院298例行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7例在腔镜辅助下成功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用时(242.3±58.7)min,术后住院时间(17.4±9.8)d。淋巴结清扫总数(27.5±12.2)枚/例,其中纵隔、腹腔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0.7±5.7)、(13.3±7.8)及(7.7±8.1)枚/例。89例(29.9%)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41例,术后声嘶25例,吻合口瘘9例,切口感染7例,其他7例。术后经2~47个月的随访,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其余进食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腔镜辅助胸食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即刻支架周围组织结构改变。方法:对21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准备介入治疗患者,在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后即刻进行OCT成像检查。21例患者中共有22支冠状动脉置入25个支架,其中前降支11支13个支架,回旋支8支9个支架,右冠状动脉3支3个支架。OCT评价支架贴壁不良、血管夹层及撕裂、组织脱垂等。支架贴壁不良定义为支架支撑杆与血管壁距离大于0.20mm,组织脱垂定义为血管壁组织通过支架网眼突入管腔。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进行OCT检查,22支靶血管25个支架均成功获得清晰OCT图像。通过OCT发现置入的25个支架中有12个支架可以看到部分支架支撑杆未能完全封闭血管壁上的夹层及撕裂;所置入的支架中有50个支架支撑杆贴壁不良,平均支架支撑杆与血管壁的距离为0.39±0.20(0.20~1.16)mm。通过OCT检出置入的25个支架中有20个支架可见到不同程度组织脱垂,共检出85个组织脱垂,平均最大组织脱垂面积为0.55±0.64(0.04~2.81)mm2。结论:OCT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后血管夹层、撕裂组织脱垂及支架贴壁情况,其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手术气管切开术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和常规手术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6例病人实施PDT,10例病人实施ST。应用特制的扩张钳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Griggs技术)。结果 PDT操作时间较ST显缩短,并发症少见。结论 PDT是一种简单、安全、有前途的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00.
有关美国飞行员选拔方法的一份报告包括8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包括飞行员选拔、选拔的重要性以及选拔过程中考虑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特征。第二部分介绍有效性的概念和进行有效性研究所需的步骤。第三部分回顾一些常见的增加飞行员选拔试验解释难度的方法学问题,并且为研究员和操作者提供"最好的实际操作"的建议。第四部分描述了几个常用的评价飞行员训练和工作表现的标准,以及评价工作表现模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