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4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院 1997年 11月~ 2 0 0 0年 12月在体外循环下共完成 169例心脏直视手术 ,现将体外循环管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组 169例 ,男 73例 ,女 96例 ,年龄 1412 ~ 72岁 ,体重 9~ 86kg。房间隔缺损 2 9例 (包括心内膜垫缺损 3例 ) ,室间隔缺损 74例 ,二尖瓣狭窄 16例 ,联合瓣膜病 10例 ,法洛四联症 6例 ,肺动脉瓣狭窄 3例 ,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冠心病冠脉搭桥 6例 ,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4例 ,余 16例为腹主动脉瘤、单心房、马凡综合征等。体外循环机为丹麦Polystan ;氧合器为Medos 4例 ,Affinity …  相似文献   
52.
本院自2000年至今对11例中晚期肝癌采用术中肝动脉插管皮下埋置药物灌注器,定期灌注化疗及碘油栓塞化疗,随访6个月~1年,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3.
CD146与前列腺癌微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CD146(Mel-CAM,MUC18)的表达与其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方法检测45例PCa、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D146蛋白的表达和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数目和密度(MVD)值。结果CD146蛋白在BPH和PCa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和82.2%;BPH与PCa组织的MVD值分别为20.40±10.25和36.10±9.94;两者均较对照组(B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阳性组与CD146阴性组间的MVD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D146的表达与PCa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6表达是PCa形成的早期事件,CD146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CD146在前列腺癌微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146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指标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4.
患者,女,36岁。因胸闷、气促三个月,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一个月入院。临床诊断:“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病理结果为:“肺小细胞未分化癌。”住院期间用ADM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化疗两个疗程后,肺内肿块基本消失。但化疗全身反应较重,疲乏无力,恶心,剧烈呕吐,不能进食、进水,只靠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及电解质。尤其是对血象影响较大。化疗前白细胞8.1×10~9/L,化疗中白细胞下降幅度较大,化疗三周后白细胞降至4.2×10~9/L,最低降至2.0×10~9/L,用升血球药两周后白细胞升至4.0×10~9/L至4.8×10~9/L。化疗中,由于白细胞低,致使疗程延长,两个疗程分别是45天和36天。  相似文献   
55.
婴幼儿麻疹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4年3月~2005年4月共收治麻疹患儿2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3个月~3岁。3个月2例,4个月2例,5个月3例,6个月5例,7个月4例,8~12个月3例,1~3岁4例。母亲年龄21~29岁;每年3~4月份发病。其中3~7个月的16例患儿都有麻疹接触史,均未进行预防接种。23例中仅有3例母亲曾患麻疹。临床表现:发热23例,体温38.2~40.6℃,持续至皮疹出齐,大多6~7 d;23例均有Koplik′s spots,黏膜斑重者,1~2 d内可遍及口腔黏膜,持续3~5 d;均在发热3~5 d后出疹;23例均有球结膜充血、分泌物多、流泪、畏光;3~7个月的16例患儿…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 T2DM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程、BMI、空腹C肽、血脂、原有治疗方案配对分成艾塞那肽组( n =31)及对照组( n =2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艾塞那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艾塞那肽5μg ,每日两次,第2~3个月剂量均增至10μg ,每日两次,共治疗3个月。每月随访一次,测量体质量、身高、腰臀比(WHR)。根据BMI将艾塞那肽组分成肥胖组(BMI≥28 kg/m2,n =9)及非肥胖组(BMI<28 kg/m2,n =22),观察艾塞那肽对非肥胖型 T2DM 患者BMI的影响。【结果】艾塞那肽组治疗2个月、3个月体质量及BMI、WHR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BMI患者经艾塞那肽治疗3个月后BM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05)。【结论】艾塞那肽治疗能降低非肥胖型 T2DM 患者BMI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受益。  相似文献   
58.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眼色素膜炎综合征(TINU综合征)是少见疾病,如伴有甲状腺炎、HLA-B27动态演变,更是罕见,我们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 女,52岁,绝经,因左眼红、胀感、视物模糊7d于2009年12月11日收住我院眼科.  相似文献   
59.
<正> 我院1997年5月~2000年6月共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人工血管转流手术20例,术后除常规给予抗凝、祛聚药物外,辅助以中药阳和通洛汤、桃仁四物汤治疗。除1例截肢、1例复发外,其余均治愈出院。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0.
<正> 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7月对25例冠心病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5例中合并左室室壁瘤4例行同期室壁瘤切除术,室间隔穿孔1例行同期室间隔穿孔补片修补术,并成功的为5例EF≤40%的“搭桥”病人应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本组25例全部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1年半健康状况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