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TAP在人BEP2D细胞辐射致癌模型和肺癌中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ethyhhioadenosine Phosphorylase,MTAP)在人支气管上皮BEP2D永生化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和临床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培养BEP2D和BERP35T-2细胞,制备细胞总蛋白,进行双相电泳和质谱分析;选择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MTAP,在细胞模型中进行NorthernBlot分析;对获得的15例肺癌标本用RT—PGR方法分析验证MTAP的表达水平。结果双相电泳发现MTAP在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2中表达降低;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MTAP mRNA在BEP2D永生化细胞中表达水平很高,而在BERP35T-2恶转细胞中表达极低;对15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RT-PCR分析,发现MTAP在73.3%(11/15)的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在中/低分化组肺癌的低表达频率(90.9%)显著高于高分化组(25%),在腺癌与鳞癌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TAP低表达现象与肺癌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从基因组水平探讨BEP2D辐射致癌模型中MTAP基因表达降低的原因。方法培养和传代BEP2D和BERP35T-2细胞,提取基因组DNA;设计针对MTAP基因8个外显子的引物,PCR扩增方式观察MTAP有无纯合性缺失,并对PCR产物进行SSCP分析;选择9p21.3区的三个STS位点,PCR扩增分析该区域杂合性缺失的状况;设计针对MTAP基因CpG岛的MSP(Methvlation—specified PCR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硫化处理和纯化,PCR扩增以研究MTAP基因区域的杂合性缺失现象。结果在细胞中MTAP基因没有发生纯合性缺失和点突变,启动子区域亦没有甲基化调节现象;BERP35T2细胞有杂合型缺失(Loss of Hetemdeletion,LOH)现象,发生位置在RH99034。结论在致癌模型中MTAP基因的表达降低或丧失是因为MTAP所在的基因组区域发生了杂合性缺失,提示9p21.3区域的杂合性缺失可能是肺癌中发生的高频率事件。  相似文献   
23.
24.
两种DNA探针杂交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比较了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菌 )基因组DNA及其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并对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了检测。一、材料和方法1 菌种来源 :2 4种分枝杆菌来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1种非分枝杆菌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2 标本收集 :90份痰标本来自本院结核科住院病人 ,经X线检查、临床表现确诊。 30份非结核病人痰标本来自本院呼吸科、肿瘤科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住院病人。3 标本DNA提取 :采用本室研制的标本前处理试剂盒。4 引物 :引物a :根据文献 [1]报道设计。扩增产物为35 0bp ,5′ GAA…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风疹病毒E1蛋白在原核系统内可溶性表达,亲和纯化后,评价该重组蛋白在风疹病毒患者血清学诊断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将PCR扩增得到的风疹病毒E1核酸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NusA中,利用原核系统表达融合蛋白NusA-E1,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对其抗原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NusA-E1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进行表达,亲和纯化后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结果均证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活性.结论 融合蛋白NusA-E1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高纯度的重组融合蛋白NusA-E1抗原性强,临床上可以作为血清学诊断抗原,检测风疹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利用DsbA蛋白分子伴侣性质,原核系统内可溶性表达风疹病毒E1蛋白并进行纯化,用于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方法 将PCR扩增的风疹病毒E1核酸序列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ET-DsbA中,依次进行表达和亲和纯化,利用产物建立IgM捕获ELISA方法鉴定DsbA-E1融合蛋白的抗原性及实用性. 结果 表达纯化的E1蛋白经酶标记建立IgM捕获ELISA方法,检测60份抗风疹病毒IgM阳性血清和60份健康人血清,其中阳性血清检出例数为45例,检出率为75%;健康人血清检出1例,检出率为1.7%,特异度为98%;用酶标记E1蛋白建立的捕获ELISA法阳性检出率98.3% (59/60),阴性检出率100%,初步表明E1蛋白抗原表位有较好的抗原特异性. 结论 融合蛋白DsbA-E1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表达形式存在,该重组蛋白抗原性强,利用其建立的IgM捕获ELISA方法,可用于检测风疹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27.
TGF-β1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 ,TGF β1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辐射诱发肿瘤发生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在 2 4孔板中按 5× 10 4细胞 /孔分别接种对数生长期的BEP2D及BERP35T 2细胞 ,用一定浓度的TGF β1处理 ,计数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同时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胞浆内及分泌到培养液中的TGF - β1的丰度。 结果 两种细胞胞浆内的TGF β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但BERP35T 2细胞分泌到培养液中的TGF β1丰度约为BEP2D细胞的 5倍。TGF β1对两种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相同的浓度下 ,TGF β1对BERP35T 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较BEP2D细胞弱。 结论 在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TGF β1对其生长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ethyhhioadenosine Phosphoylase,MTAP)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辐射致癌恶性转化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培养永生化细胞BEP2D和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2;制备细胞总蛋白质,进行双相电泳和质谱分析;选择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MTAP,在细胞模型中进行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双相电泳发现MTAP在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2中基本没有表达;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MTAP基因在BEP2D永生化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表达水平均很高,而任BERP35T-2恶转细胞中表达极低;发现MTAP基因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差别在10倍以上。结论MTAP的低表达与辐射致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BEP2D受到α粒子辐射后基因表达谱的主要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29.
甲硫腺苷磷酸化酶 ( 5’ MethylthioadenoninePhosphorylase ,MTAP) ,EC∶2 4.2 .2 8,最初缩写为MSAP或MTAPase ,是嘌呤和甲硫氨酸合成补救途径中一个关键的酶[1] ,属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PNP)家庭 2的成员之一 ,其活性形式是同源三聚体 ,有碱基、甲硫核糖和巯基 /磷酸结合位点。MTAP在正常细胞和组织中表达很丰富 ,但在人或鼠来源的多种恶性细胞系和人类多种肿瘤如乳腺癌[2 ] 、白血病[3 ] 、骨肉瘤[4] 、口腔癌[5] 、子宫癌[6] 和肺癌[7] 等中有较高频率的纯合性缺失现象。利用MTAP在多种肿瘤中表达缺失的特点 ,通过甲硫氨酸饥…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克隆Rv3881c基因并重组入pET24b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初步鉴定其抗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H37Rv标准株的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Rv3881c基因,连接到pGEMT上。经过筛选鉴定后。将重组子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基因双酶切后连接到pET24b载体上,筛选得到重组载体pET24b-48;在BL21菌株中优化表达并采用金属鏊合层析方法纯化蛋白:选取6例结核病阳性临床血清标本和6例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发现从保存的H37Rv菌株克隆得到了读码框完全正确的Rv3881c基因。它在大肠杆菌中可以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0%以上。重组蛋白不与健康人血清反应。可与结核标本血清有较强的免疫印迹反应。结论:重组Rv3881c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该抗原有潜力成为检测结核的有效抗原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