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压应力对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简易气控加压细胞培养仪给细胞施5、10、15、25、50、100、150mmHg(1mmHg=0.133kPa)压力(n=6),持续4d,作为实验组;不施压设为对照组(n=6)。分别以MTT法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并计算生长抑制率(inhibitionratio,IR),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及Annexin-V-PI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10、15、25、50、100、150mmHg压力组及对照组,细胞A值分别为0.228±0.004、0.226±0.003、0.213±0.005、0.180±0.005、0.172±0.007、0.165±0.004、0.164±0.004、0.230±0.005,IR分别为0.8%、2.0%、7.3%、21.7%、25.2%、28.2%、28.2%和0。DNA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1.80%±0.44%、72.32%±0.40%、74.56%±1.01%、82.82%±2.76%、86.77%±2.06%、88.23%±1.27%、89.11%±1.74%、71.46%±0.49%,早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2%±0.49%、5.12%±0.74%、8.58%±0.79%、19.28%±1.40%、25.60%±1.21%、35.80%±2.39%、36.18%±2.38%、4.00%±0.36%。其中5、10mmHg压力组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5、50、100、150mmHg压力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25、50mmHg压力组细胞A值和G1期细胞百分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0、100、150mmHg压力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5、25、50、100mmHg压力组早期细胞调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50mmHg压力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持续压应力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复合效应,是临床上压迫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P<0.05.结论: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全层创面收集液对表皮干细胞类型的影响。方法 以聚氨酯海绵收集成年Wistar大鼠背部全层创面渗出液;以快速黏附分离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表皮干细胞,待表皮干细胞呈克隆生长时加入创面收集液干预,分别于干预后的0,6,12,18,24,30,36,42,48,54,60,72h采用流式细胞仪及β1整合素、角蛋白19,14,10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增殖分化的鉴定。结果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收集液干预后仍可持续保持片状聚集生长的态势,但出现数量较多的角蛋白14阳性染色细胞群落,且随时间延长该阳性细胞群落呈上升趋势;另出现了散在的角蛋白10染色阳性细胞。结论创面收集液可以快速诱导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进入分化状态,且多表现为短暂扩充细胞表型,在该过程中表皮干细胞数量仍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了解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凋亡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与肌成纤维细胞在真皮中变化的关系。方法:瘢痕标本来自烧伤后来我院进行整形手术的病人,同时取病人手术供皮区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 8例瘢痕组织标本 (含 2例愈合较为平坦的瘢痕和 6例增生性瘢痕组织)被分成增殖期和成熟期两组。运用caspase-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及TUNEL方法检测瘢痕及正常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瘢痕及正常皮肤真皮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瘢痕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数目与正常组织明显不同。瘢痕内的TUNEL标记阳性细胞数多于正常组织;增殖期瘢痕内的细胞凋亡的数目多于成熟期。增殖期TUNEL标记阳性的细胞多于平坦瘢痕,而成熟期两者无显著差别,Caspase-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TUNEL标记结果具有一致性。随着瘢痕组织的成熟,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表达逐渐降低,平坦的瘢痕组织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增生性瘢痕中,增殖期与成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正常伤口愈合过程中,肌成纤维细胞暂时性的表达,可引起伤口的收缩,随着真皮再塑形,含有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肌成纤维细胞因凋亡而消失,而病理性的愈合结局可能是它持续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1表皮干细胞特点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组织(约每个月更新1次)。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上皮组织的成体干细胞EScs与皮肤的发生、修复、改建以及与上皮源肿瘤、皮肤免疫性疾病有着密切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创基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特征,探讨血管的形成与退缩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大鼠5%深Ⅱ度烫伤模型,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和单纯烫伤两组。于伤后0.5,1,3,7,14d和21d采集创面皮肤标本,行HE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创面组织真皮中血管内皮细胞PCNA和TUNEL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深Ⅱ度烫伤的大鼠伤后3d,伤区出现少量的肉芽组织,7d时肉芽组织已充满伤区,再上皮化速率为30%,14d的再上皮化率达70%,至21d,伤口完全闭合,真皮内小血管的数量减少。大鼠烫伤后3d,伤区基底的真皮组织内出现PCNA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随后阳性表达逐渐增多,14d时达到高峰。至伤后21d,PCNA的阳性表达略有下降。而创伤愈合初期罕见TUNEL阳性的细胞,21d时,TUNEL标记阳性的细胞显著增多。结论烫伤大鼠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活动与创面的愈合进程有密切的关系。血管形成与退缩在时序上的协调变化是组织正常修复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瘢痕组织与成人正常皮肤上皮细胞中神经丝蛋白(NFP)及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变化,阐明神经再支配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标本取自烧伤瘢痕愈合后11~26月来我院进行修复手术的病人,正常对照选自同一病人的供皮区.利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光镜下观察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上皮细胞中NFP和EGFR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上皮中神经丝蛋白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存在差异,随着瘢痕的成熟,神经丝抗体的表达逐渐增强,而瘢痕早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较强,瘢痕后期的表达减弱.结论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的皮肤中NFP的变化与EGFR活性与创面愈合的结局密切相关.神经调节在瘢痕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8.
因特网上的美容整形外科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精选使整形美容外科工作者受益非浅的网络信息资源。方法:以著名的医学搜索引擎Medical Matrix为平台,收集整形美容外科核心网络资源,并参考其它网站进行补充,精选权威、优质、实用且稳定的重要网站。结果:所有资源分学术机构、出版物、教学网站3类,逐一予以介绍。结论:美容整形外科网络资源中学会、协会等研究机构的网站较多,期刊、教学资料的水平较高,而大型的综合性网站则不多见。  相似文献   
29.
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的分布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作用。11天龄Wistar幼鼠20只,腹腔内注射BrdU。60天后制备4个面积为2.54cm^2的全层皮肤创面。分别于伤后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以BrdU、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EGF组创面愈合率为80%(32/40),对照组为60%(24/40)。两组创缘表皮棘层或颗粒层出现了散在的BrdU、β1整合素和K19同时染色阳性细胞。上皮化后,这些阳性细胞逐渐减少。提示表皮干细胞能动地参与了创面的修复,创缘表皮干细胞异位的主要功能可能是促进创面再上皮化。  相似文献   
30.
探讨胚胎期汗腺发生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7与汗腺发生的相关性。为诱导表皮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定向分化奠定基础,分别取13-31周胚龄人胎儿背部全层皮肤,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动态观察汗腺胚芽细胞或汗腺细胞及其周围局部基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与EGF及汗腺胚芽细胞或汗腺细胞对细胞角蛋白-7(K7)蛋白质表达情况,并以原位杂交法动态观察汗腺芽细胞或汗腺细胞MMP-2,MMP-7的mRNA信号特征,结果显示,MMP-2,MMP-7,EGF在14-20周于汗腺细胞及避部基质蛋白质表达逐渐加强,20-22周达峰值,并维持至所观察的全时段,MMP-2,MMP-7的mRNA信号强弱在汗腺胚芽细胞或汗腺细胞中与其蛋白质表达相吻合;K7始于14-16周在汗腺芽细胞内表达,并持续存在,研究表明,汗腺于胚龄14-16周开始发生,至第24周基本成熟,汗腺发生与MMPs所致细胞外基质改建,EGF间的相互作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