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目的观察臭氧局部注射治疗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所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建立兔VX2移植瘤模型24只,分为三组,A、B组均为9只,C组6只(假手术组)。向A、B组瘤内分别注入40μg/ml和70μg/ml浓度臭氧,并于术前1 d、术后1、3 d抽静脉血。术后3 d处死动物,取病理标本。观察术后动物生命体征、并发症及大体标本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动物术后24 h内均出现活动减少、纳差,对刺激反应差,精神萎靡,24 h后恢复正常。A、B组各有1只荷瘤兔于术中或术后1 h内死亡。术前1 d,术后1、3 d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肌酐比较无明显差异。肉眼及光镜下见A、B组坏死区大体标本无明显差异。C组镜下可见部分肿瘤细胞突破肌层向深处生长,肿瘤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癌巢形成,细胞核大深染,核分裂,异性核。结论 VX2肿瘤内注入浓度为40μg/ml和70μg/ml的医用臭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幼鼠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肠道微生态变化情况。方法建立幼鼠IBS模型,共20只,随机选10只用培菲康治疗为治疗组A,另10只为阳性对照组B,取同期正常生长幼鼠10只为阴性对照组C。分别对3组幼鼠行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及菌群检测,同时对鼠粪便干湿重及粪便含水量进行比较。结果幼鼠IBS模型组(A B)肠道菌群失常率达70%;C组为30%。模型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34P<0.05)。3组鼠粪便干湿重及粪便含水量比较,B组与A、C组间有显著差异(Pa<0.05)。结论IBS与肠道菌群改变有一定相关性,药物治疗IBS幼鼠对其粪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有一定作用,临床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为产后出血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院1995年至2004年对21例产后出血进行了急诊SAE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年龄16~35岁,平均26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2例。剖宫产术后出血17例,分娩后出血4例早期产后出血11例,晚期产后出血10例。  相似文献   
115.
胡春洪  朱晓黎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1):1199-1199,1201
分析急性与慢性脾梗死临床,CT表现,急性脾梗死表现为突发左上腹疼痛,压痛,贫血,白细胞升高,CT表现为脾周边部单个或多个楔形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脾表面饱满隆起,强化不显著。慢性脾梗死有突发左上腹疼痛史,CT示脾表面呈波浪状或切迹样外观,梗死灶可呈水样低密度可钙化或通过再生恢复正常密度。认为不典型脾梗死应与肿瘤鉴别,重视其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16.
分析急性与慢性脾梗死临床、CT表现,急性脾梗死表现为突发左上腹疼痛、压痛、贫血、白细胞升高等;CT表现为脾周边部单个或多个楔形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脾表面饱满隆起,强化不显著。慢性脾梗死有突发左上腹疼痛史,CT示脾表面呈波浪状或切迹样外观,梗死灶可呈水样低密度,可钙化或通过再生恢复正常密度。认为不典型脾梗死应与肿瘤鉴别,重视其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17.
恶性胆道梗阻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4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胆管癌15例,壶腹癌4例,胰头癌10例,转移性癌10例,原发性肝癌4例)行MRCP检查,结合PTC、ERCP检查、手术、病理结果、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3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管及扩张胰管显示满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3.7%。肝门区癌肿MRCP表现为肝门区不规则或类圆信号缺损,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区为中心呈“枯枝”状或“蟹足”样扩张;肝外胆管癌胆管断端呈模形或“鸟嘴”样截断;壶腹癌胆管断端呈横形、“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胰头癌胆管断端呈“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90%(9/10)伴“双管征”;转移性癌肿MRCP表现与转移部位有关;转移至肝门附近与肝门区癌肿相似,肝外转移者与相应部位胆管癌、胰头癌相似,常规MRI可见明显转移肿块或淋巴结。结论 MRCP是胆道恶性梗塞影像学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可为恶性胆胰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对不可切除的癌肿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复杂并发症及其防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内支架置入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资料与方法 60例因食管病变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良性狭窄15例,恶性狭窄28例,食管瘘17例.随访观察1~3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存状态、并发症及支架通畅情况,并对影响疗效或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作重点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置入食管内支架73枚,手术成功率97.3%(71/73).发生影响疗效的并发症45例,威胁生命的并发症12例.影响疗效的并发症包括支架选择不当3例,支架移位14例,支架再狭窄28例;威胁生命并发症包括术后大出血5例,并发食管瘘5例,支架造成气道受压2例.结论 食管内支架置入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但其复杂并发症的发生不容忽视,其中以再狭窄、支架移位、食管瘘、术后大出血较常见,准确的术前评估、适当的支架选择、熟练的术中操作、定期术后复诊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9.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急症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患者,经后鼻腔填塞、药物治疗等措施无效,在出血1~4 h后行颈内、颈外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 ,选用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出血责任动脉.结果 15例患者均在1.5 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100%(15/15),栓塞后出血停止,有效率100%(15/15).术后发生轻度面瘫2例,患侧面部疼痛1例,均在术后1周左右自行缓解、消失,无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急症栓塞是救治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的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评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一线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NLC)Ⅱb/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ACE一线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或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共198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为联合组(TACE联合靶免)与单纯TACE组各50例,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中位生存期(m 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进行计算。依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 RECIST)评估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依据通用不良事件术语5.0标准(CTCAE v5.0标准)评估不良事件。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对生存时间进行估计并计算95%CI,采用Log-rank检验对两组m OS以及m PFS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mOS为30.1个月(95%CI:21.9~38.3),单纯TACE组为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