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联合中医分期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76±6.3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1.29±9.5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0.82±0.4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2±0.96)分(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81%、对照组复发率为29.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分期治疗的方案,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1例初诊原发性肝癌和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患者肝脏和盆腔占位性质难以确定。第1次MDT讨论考虑盆腔占位为卵巢癌伴盆腔局部转移,但肝脏病灶性质未定,双原发肿瘤还是转移性癌?患者行肝脏病灶穿刺活检提示肝细胞癌。第2次MDT讨论认为肝脏肿瘤容易破裂出血,2个部位病灶可同时手术切除。患者同时接受肝脏肿瘤、卵巢、子宫及系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肝细胞癌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术后患者采用紫杉醇+卡铂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患者生存已38个月。MDT诊疗模式有利于这种较为罕见的肝和卵巢双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患者也因此获得较好生存。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根管桩道预备对3种充填方法根充后根管封闭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因牙周病拔除的人上颌前牙24颗,截冠后统一工作长度为16mm,分为A、B、C3组。A组用常温流动牙胶单核充填技术,GuttaFlow系统;B组用传统侧压充填技术,AH Plus糊剂;C组用垂直加压充填技术,AH Plus+BeeFill热牙胶充填系统。按各组系统充填要求,进行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1周后,采用液体传输法,测量各样本桩道预备前根管微渗漏。随后用1-6号G钻逐步桩道预备,保留根尖4mm充填物。再测量桩道预备后的根管微渗漏。实验数值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桩道预备对各实验组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桩道预备前,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桩道预备后,A组和B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A组桩道预备后的微渗漏值最小,为(4.328&#177;2.020)&#215;10^-3μl&#183;kPa^-1&#183;min^-1。结论:桩道预备不影响3种充填方法根充后的根尖封闭性。AH Plus应用不同的充填技术进行充填,根管微渗漏表现不同。GuttaFlow所代表的常温流动牙胶单核充填技术的根管封闭性最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用新型栓塞剂Embosphere微球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中晚期肺癌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对14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中晚期肺癌大咯血行BAE治疗,均采用Embosphere微球栓塞。所有病例随访3月以上。分析患者栓塞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完全止血8例(57.1%),不完全止血4例(28.6%),无效2例(14.3%),总有效率85.7%(12/14)。随访3个月以上,3月内复发1例(死亡),3月以上复发2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采用Embosphere微球治疗中晚期肺癌大咯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三丙烯微球的动脉栓塞效果、不良反应及组织相容性。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8只。A组用三丙烯微球(300~500μm)栓塞右肾动脉;B组用聚乙烯醇(PVA)颗粒(300~500μm)栓塞右肾动脉。两组于术后1、4和8周分别随机抽取6只动物行肾动脉造影复查,并取肾脏行病理检查。结果两组栓塞后组织形态改变相似,在复通率、误栓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栓塞时间为(11.4±2.1)min,B组为(29.2±4.3)min,A组栓塞时间明显较B组缩短(P<0.05)。A组栓塞后血管周围炎症反应均较B组低(P<0.05),栓塞血管相符率较B组高。结论三丙烯微球与PVA颗粒动脉栓塞效果相似,安全有效,但三丙烯微球比PVA颗粒操作简便,可预见性强,组织相容性好,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纳入本临床观察的10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5例),分别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 QLQ-C30)量表,观察两药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第15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躯体功能领域、疲乏症状领域、失眠症状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领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复方苦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继发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sMGUS)在接受不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对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1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FE)结果,分析sMGUS患者的IFE图谱特征,对sMGUS组和非sMGUS组疗效分布组成进行比较,对2组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515例MM患者中含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SCT)治疗的患者73例,单纯联合化疗患者442例,共发现35例sMGUS,总发生率为6.8 %;经auto-SCT治疗和单纯联合化疗治疗后sMGUS的发生率分别为19.2 %(14/73)和4.8 %(21/4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7,P=0.002);sMGUS组与非sMGUS组在初诊MM时的M蛋白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96,P=0.380);sMGUS组与非sMGUS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45.7 %(16/35)和14.3 %(59/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61,P<0.001),2组疗效分布组成经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分析,sMGU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5~112个月),非sMGU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120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auto-SCT治疗患者单独分析,经auto-SCT治疗后出现sMGUS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8个月(5~111个月),未出现sMGUS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9.3个月(2~120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sMGUS的发生可能与免疫重建或经大剂量免疫抑制治疗后的免疫失调有关,MM经auto-SCT治疗后出现sMGUS的概率大于经单纯联合化疗治疗者,同非sMGUS患者相比,sMGUS患者有着更好的疗效和预后,但对于auto-SCT治疗患者,发生sMGUS并非是一个良好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不同旋转角度对椎动脉流量和长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12具新鲜国人颈椎尸体标本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椎动脉灌注实验并测量小关节脱位交锁角度,观察脱位节段不同小关节旋转角度的椎动脉流量和血管长度,并在解剖形态学以及病理学上观察椎动脉的相关变化。结果关节脱位旋转5°时,脱位后以及复位后脱位侧椎动脉流量及长度与脱位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而脱位旋转角度≥10°时,椎动脉的流量和长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屈曲旋转外力导致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由此产生的颈椎脱位形态改变可对椎动脉产生显著的压迫,并可能导致椎动脉结构不可逆转的改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以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6条下肢动脉狭窄的动物模型,并记录DSA影像,左肢为对照组,右肢为治疗组.将取于自体的骨髓干细胞制成悬液经导管注射于患肢股动脉,2周后再行股动脉造影,测定小血管生成情况.结果:股动脉造影显示治疗组缺血肢体小动脉明显增多,毛细血管期造影剂染色加深.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增加小血管的生成,是治疗下肢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