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0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观察鼓膜造瘘对航空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两例航空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治和随访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于鼓膜造瘘后飞行或低压舱模拟飞行,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患者均无不适,经2年以上的随访,患者飞行或常年旅行出差没有再出现术前耳压痛难忍的痛苦症状,中耳无感染,听力没有明显的影响,飞行或乘机飞行时未出现过眩晕。结论鼓膜造瘘是治疗航空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应加大宣教力度,使更多的军事飞行人员自愿接受此手术,重返蓝天,维护和提高航空兵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92.
变压性眩晕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占国  徐先荣  王淑红  张素红 《医学争鸣》2006,27(23):2149-214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 在一次潜水上升时出现了突发性眩晕、恶心及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上岸后症状未消失,遂到附近医院就诊. 经查:前庭功能示双侧前庭功能下降,纯音测听示双耳2000 Hz以上中高频区听力下降50~90 dB(HL),诊断为"眩晕症". 经对症治疗后眩晕症状缓解. 半月后患者又在乘客机上升过程中出现了轻度视物旋转,晃动感;下降时捏鼻鼓气后产生了严重的眩晕症状,自觉听力明显下降,伴耳鸣、恶心. 下机后症状持续约36 h. 遂来我院诊治. 专科查体未见异常,中耳、内耳CT扫描结果正常,听力测试结果同前,经过扩张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眩晕消失,右耳听力提高平均10 dB(HL),左耳听力提高不明显. 患者既往有多次晕车、晕机病史.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97.
98.
对眼震电图示前庭眼动反射正常的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各30例,进行冷热水试验、视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图记录,观察比较了其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结果表明:冷热水试验时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胃电频率和振幅无明显差异;机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飞行人员的胃电振幅明显低于地勤人员。研究结果提示,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长期锻炼而获得;视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振幅的定量测定可作为飞行人员医学选拔、晕机病诊断及其矫治效果评定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9.
31例飞行人员航空性额窦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相似文献   
100.
飞行变压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观察前庭功能和前庭终器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只健康豚鼠描记前庭功能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5只动物。A组行右鼓膜造孔,B组行左咽鼓管阻塞,C组行右鼓膜造孔并左咽鼓管阻塞,D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建模后和对照组动物置于低压舱内,反复升降3次,观察动物躯体反应和自发性眼震,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最后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观察。结果①在低压舱上升时,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了前庭躯体异常反应;15只动物中有12只(A组3只,B组4只,C组5只)出现了快相向左的水平性眼震,持续数十余秒到数分钟;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A组正弦摆动实验4只动物左右向眼震不对称比大于正常,B组和C组正弦摆动实验和旋转急停实验5只动物不对称比均大于正常。②光镜和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动物前庭终器毛细胞胞浆及线粒体空泡样变,扫描电镜示毛细胞纤毛局限性倒伏、缺失(C组最明显,B组于A组和C组之间)。结论双侧中耳不平衡压力及中耳相对高压,引起了前庭功能变化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改变。本设计可作为深入研究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