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医药卫生   12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康复训练对发病后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了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4/2003—0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留院观察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42—79岁,脑梗死50例,脑出血20例,自愿参加本实验。按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康复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①康复治疗组:脑出血患者给予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压等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给予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的同时于平均病程(12.2&;#177;9.2)d开始进行为期6个月一对一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良姿位的摆放;翻身训练;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插握、桥式运动、床上转移、髋的控制);上肢、躯干及下肢的被动运动;坐卧位训练;面舌唇肌训练;呼吸控制训练;平衡控制训练;站位训练;各关节的协调性训练;步态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婴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间康复治疗组,而康复治疗师对其不进行任何康复训练或指导。③两组患者于入选时及病程1,3,6个月由同一医生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进行评定(包括与生活质量有关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生活质量综合自评分等共29个问题)。结果:①病程1个月时:纳入的70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康复组32例(有2例脑梗死患者出院后拒绝随访,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4例(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接近(P〉0.05)。②病程3个月时:有6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康复组30例(2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4例,康复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理健康:12.94&;#177;1.58,1100&;#177;2.30;心理状态:13.14&;#177;0.81,12.10&;#177;1.05;社会关系:14.92&;#177;0.74,14.25&;#177;0.87;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2.99&;#177;1.29,12.08&;#177;1.69;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3.32&;#177;0.48,2.84&;#177;0.63;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3.32&;#177;0.55.2.56&;#177;0.72:生活质量综合自评分:74.93&;#177;6.76,71.19&;#177;6.40,t=2.20~4.56,P=0.032~0.0001。③病程6个月时:有63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康复组29例(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4例。康复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亦均高于对照组[生理健康:13.50&;#177;1.69,11.98&;#177;2.3];心理状态:13.36&;#177;0.93,12.38&;#177;1.51;社会关系:15.01&;#177;0.78,14.37&;#177;0.81;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4.06&;#177;0.92,12.75&;#177;1.35;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3.25&;#177;0.59,2.91&;#177;0.53;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3.46&;#177;0.58,2.66&;#177;0.79;生活质量综合自评分:77.57&;#177;6.24,72.90&;#177;6.33,t=2.39-4.48,P〈0.020~0.000]。结论:早期全面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在病程3,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三级及一级医院住院的急性及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A,B两组,采用以神经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并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45min/d,5次/周;同时指导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训练。A组(三级甲等医院)平均治疗4周,B组(一级甲等医院)平均治疗2个月。于治疗开始前和结束时由专人用Barthel指数(简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组41例,年龄(63.17±10.47)岁;病程(15.05±9.11)d;2例轻度构音障碍。B组53例,年龄(75.08±8.03)岁;病程(503.58±58.82)d;老年痴呆及血管性痴呆18例,失语14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性别、疾病分类构成、脑卒中次数均无明显差异;年龄和病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A组康复前后BI评定总分从31.71±18.08增加至68.78±23.82(P=0.000),除尿便控制功能外(排便无改变,排尿P=0.323),其余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洗澡P=0.023、活动P=0.003,其余P=0.000);B组康复前后BI评定总分从27.17±22.56增加至41.42±25.63(P=0.000),其中排尿、修饰、用厕、进食、转移、活动和穿衣功能有明显改善(排尿P=0.031、穿衣P=0.018、用厕P=0.004,其余P=0.000),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前两组,  相似文献   
103.
对超声诊断宫内双胎合并无脑无心畸形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2岁,孕23周。患者因下腹坠痛急诊入院,入院后行急诊彩超检查提示:宫内可见双胎,并显示两组实质的胎盘光点群,该两组光点群各不相干,彼此相距甚近,呈并列状。经多方寻找一胎儿头端未见完整的圆形颅骨光环,胎头形态趋不规则,颜面部可显示类似“瘤节状”块状物,脑组织变形萎缩,探不到正常大脑组织回声,未见心脏结构及胎心搏动。一个胎头双顶径5.4cm,胎心反射规律,胎心率150次/min,胎儿外观未见异常,结构未见异常。宫内可见大片透声暗区,宽度为10.4cm,羊水回声混浊,其间可见散在飘…  相似文献   
104.
实习模式对本专科护生批判性思维性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学是一个较高层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实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学会怎样做,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进入到能够自己探索,自己辨析,从而进入获得正确知识和熟练技能的境地。这个学习过程需要护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性格。国外多数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5.
护理学是一个较高层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实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学会怎样做,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进入到能够自己探索,自己辨析,从而进入获得正确知识和熟练技能的境地。这个学习过程需要护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性格。国外多数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复杂技能.不可能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传授,而需要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亲自实践体会的教学方法。无疑临床实践就成为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性格的摇篮。但目前国内文献检索未见临床实践对护生批判性思维性格影响的报道,为了解现行的护理本专科实习模式对2个层次护生批判性思维性格的影响,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科学措施,故笔者设计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雯  任正华 《护理与康复》2007,6(3):193-194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与传统康复训练组分别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内容相同.结果 早期康复训练组,与传统康复训练组比较,GCS评分高,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有较大改善残疾率降低.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重视康复护理,注重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类粥样硬化改变的发生率、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尸检正常脾静脉和门脉高压症切除脾静脉各20例进行光镜观察。后者5例斑块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 正常脾静脉有瓣膜样结构。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内膜结节性斑块及弥漫性增厚;中膜显著增厚;外膜多见急慢性炎。斑块以平滑肌细胞增生为主。 结论 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皆有类粥样硬化改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区别。了解脾静脉的病理改变及程度,对脾肾分流术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吻合口部位以减少吻合口栓塞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营养评估可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有潜在营养不良危险的患者,以便及时给予营养支持。本文综述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工作,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9.
盐酸青藤碱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制备盐酸青藤碱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通过微乳液-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青藤碱壳聚糖纳米粒,考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98.3nm,包封率为67.2%,体外模拟释药结果表明载药纳米粒药物释放速率在24h内持续稳定。结论:微乳液-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青藤碱壳聚糖纳米粒简便可靠,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多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c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造成肝动脉闭塞后,通过侧枝血管途径再次行TACE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次TACE术后导致肝动脉闭塞DSA检查结果,并经侧枝血管途径对肝内病灶进行TACE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分析其可行性及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为多次TACE术后。DSA造影发现肝动脉闭塞,均通过肝外侧枝循环供血,共发现43条肝外侧支血管。成功超选进入靶血管31条(72.1%),未成功超选为12条(27.9%)。2个月后评价疗效。成功超选进入全部靶血管并进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共27例(71.1%),总有效率为25.9%(7/27),临床获益率为77.8%(21/27)。未能成功超选靶血管11例(28.9%),仅行TAI,总有效率为9.1%(1/11),临床获益率为36.4%(4/11)。结论原发性肝癌多次行TACE术后可造成肝动脉闭塞,经侧枝血管途径可再次行TACE,疗效较TAI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