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64层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64层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0例疑似和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CT检查,男性4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9.97±9.75)岁,其中5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冠状动脉狭窄>50%。包括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0例。平均心率(68.31±6.26)次/min,37例服用美托洛尔12.5~25 mg。64层CT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间隔1~15天。结果50例患者共分析了739个血管节段,200支血管,单支血管病变11例,双支血管病变26例,3支血管病变21例,40例有钙沉积。其中,轻中度钙化(<400分)21例,重度钙化(≥400分)19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50%或不规则狭窄)38个节段,中度狭窄(70%~90%)44个节段,重度狭窄(≥90%)44个节段,完全闭塞7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7例阴性者,64层CT完全符合。影响诊断因素的3例4个节段因心率>80次/min、呼吸配合不佳出现伪影,4例7个节段严重钙化影响狭窄的判断。敏感性91.7%,特异性97.5%,阳性相关率96.1%,阴性相关率98.6%。结论64层CT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无创检查和治疗初筛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2.
超声内镜与CT仿真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超声内镜(EUS)与CT仿真内镜(CTVE)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经胃镜检查发现有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患者(食管癌、胃癌、息肉等病例除外),行CTVE和EUS检查,除9例检查发现为正常脏器外压、2例食管静脉瘤而密切随访观察外,其余均经手术或活检获取病理确诊。将以上三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胃镜、EUS、CTVE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6.7%、89.6%、66.7%,EUS、CTVE与胃镜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1);EUS、CTVE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US优于CTVE;EUS、CTVE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88.9%和66.7%、66.7%。结论 EUS和CTVE作为新兴的检查手段在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两者有较强的互补性,可作为胃镜较难诊断的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确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容积高分辨CT (VHRCT)对肺弥漫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VHRCT取代传统高分辨CT (CHRCT)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02例肺弥漫病变患者行VHRCT及CHRCT检查,比较二者的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伪影、分辨能力及噪声水平:选择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面,比较二者对于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5种肺弥漫病变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 图像质量比较:VHRCT与CHRCT的图像分辨能力及噪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7,P=0.091);CHRCT的呼吸伪影较VHRCT明显,二者伪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面中,VHRCT与CHRCT对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显示情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9,P=0.603,P=0.189,P=0.672,P=0.541).结论 VHRCT对于肺弥漫病变的显示能力与CHRCT接近,可以通过一次螺旋扫描得到全肺的高分辨率图像,其取代CHRCT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芋螺毒素SO3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芋螺毒素SO3脑室给药对小鼠一般行为、自发活动、协调运动及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以及阿托品、美加明、酮色林、螺哌酮、地西泮、东莨菪碱预防给药对芋螺毒素SO3脑室注射所致震颤的拮抗作用,探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芋螺毒素SO3(0.75~12μg·kg-1,icv)引发小鼠剂量依赖性震颤,显著降低小鼠自发活动计数;芋螺毒素SO3(1.5~12μg·kg-1,icv),造成小鼠显著性运动障碍;芋螺毒素SO3(0.75、1.5μg·kg-1,icv)对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有协同作用;阿托品、美加明、东莨菪碱(1~10mg·kg-1,ip)、地西泮(1、5mg·kg-1,ip)对芋螺毒素SO3诱发的小鼠震颤无抑制作用;而螺哌酮(1、2.5mg·kg-1,ip)、酮色林(0.1~1mg·kg-1)以及高剂量东莨菪碱(20mg·kg-1,ip)、地西泮(10、20mg·kg-1,ip)可以显著抑制芋螺毒素SO3诱发的小鼠震颤。结论芋螺毒素SO3对小鼠神经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伴有剂量依赖性震颤,其机制可能与中枢5-羟色胺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双螺旋CT血管造影 (DSCTA)对主肾动脉和肾段动脉的显示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43例肾动脉检查患者 ,行连续容积扫描。然后以CT轴位图像为基础 ,结合多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结果  43例中共显示肾动脉 98条 ,主肾动脉皆显示清晰 ,Ⅲ级分支显示率 95 .3 % ,Ⅳ级分支 67.1% ,Ⅴ级分支 3 2 .9%。单螺旋CT中Ⅲ级显示率为 60 % ,Ⅳ级为 5 % ,Ⅴ级为 0 %。结论 DSCTA较单螺旋CT血管造影提高了肾段动脉显示率 ,从而提高了对肾段动脉狭窄和肾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工作策略。方法:分析现阶段国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与美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差异。从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人员、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在动力三个方面探讨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效机制。结果:美国抗菌药物管理计划的工作模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结论:发挥医院药学力量的主导作用,优化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模式并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内在需求与动力,是构建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经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寡脱氧核苷酸(cytosine-phosphorothioate guanine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刺激后,CD4+CD25high Treg细胞及IFN-γ、IL-12的变化,评价不同时间点CpG ODN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NSCLC患者20例,分别抽取患者化疗前(d0)、化疗后第3天(d3)及第7天(d7)外周血3 mL,分离PBMC。每份PBMC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CpG ODN 2006刺激,对照组不做干预。经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high Treg细胞百分比,并取上清液检测INF-γ和IL-12(pg/mL)。结果 实验组CD4+CD25high Treg细胞百分比在d0、d3、d7分别为(2.22±0.66)%,(2.09±0.44)%和(2.08±0.48)%,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IFN-γ在d0、d3、d7分别为(40.64±5.90)、(40.57±5.80)和(45.30±4.78)pg/mL,d0和d7时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d3时变化不明显(P>0.05)。实验组IL-12在d0、d3、d7分别为(41.02±6.65)、(39.41±7.41)和(45.75±12.46)pg/mL,d0和d3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d7时变化不明显(P>0.05)。动态观察对照组,d3时CD4+CD25high Treg细胞比例下降至最低点,而后逐渐回升;实验组在d7时CD4+CD25high Treg细胞比例仍持续下降;实验组的IFN-γ值呈现升高趋势,d7和d0、d3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组IL-12值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即化疗前d0与化疗后d3、d7比较,以及d3与d7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值均>0.05)。肺癌患者化疗次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目与CpG ODN对CD4+CD25high Treg细胞比例及IFN-γ、IL-12的分泌作用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pG ODN能有效下调CD4+CD25high Treg细胞,刺激INF-γ的分泌,优化肺癌患者抗肿瘤的免疫微环境,有利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肺癌患者即使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CpG ODN仍能下调CD4+CD25high Treg细胞和刺激INF-γ的分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溺死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 mRNA(AQP-5 mRNA)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溺死模型,提取实验组及对照组肺组织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以cDNA作为模板,通过特异性上下游引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cDNA的拷贝数,选取管家基因核糖体蛋白L32为参比基因,对扩增结果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溺死大鼠肺组织中AQP-5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QP-5基因在大鼠淡水溺死时表达下调有阳性意义,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溺死肺组织中AQP-5 mRNA敏感而准确,可望用于法医学鉴定生前溺死和死后抛尸入水。  相似文献   
79.
唐崑  张相林  刘晓  张镭  张金泉 《中国药房》2010,(26):2435-2437
目的:通过健康人体环孢素药动学研究,了解不同环孢素制剂的药品暴露量与用药后采血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名健康男性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服药后前12个采血点的试验数据,将不同采血点的血药浓度值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以两点策略估算AUC,不同环孢素制剂的相关系数都可达到0.9,估算的偏差均<15%。受试制剂的AUC可用C8和C12估算,参比制剂的AUC可用C2.5和C12估算。结论:以两点策略估算AUC可满足临床需求,但制剂不同,估算点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浓度的方法,对我院肾移植病人霉酚酸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方法 血浆样品加20 μLH3PO4酸化,乙醚提取,萘啶酸为内标,采用Kromasil(R)100-5C8(4.6mm&#215;150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 mol&#183;L-1KH2PO4(用磷酸调pH 2.8)(12:38:50)为流动相,流速0.5 mL&#183;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霉酚酸在0.191~24.45 mg&#183;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最低定量限为0.191 mg&#183;L-1(S/N=10).高、中、低3个质控样品的平均方法学回收率为89.7%~101.5%,提取回收率大于8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监测肾移植患者环孢霉素或他克莫司的谷浓度同时,测定其MPA血药浓度,82.3%的患者MPA浓度小于2 mg&#183;L-1,低于有效治疗谷浓度.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肾移植病人服用霉酚酸酯后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和霉酚酸酯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