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一些先天性疾病在没有出现症状以前,通过实验室筛查得以确诊的方法。但由于新生儿的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从足跟采够血量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在局部反复挤压和扎针,患儿家属难以接受,而且还影响了血标本采集的质量,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本文通过观察分析了332例新生儿足跟的不同部位采血的难易程度,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32例,其中早产儿7例,过期产儿9例,足月儿316例:男婴182例,女婴66例;体重2400~4200g。分为实验组170例和对照组162例,各组间的新生儿体重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暴发性胰腺炎(FAP)的特点及缓解腹腔室隔综合征(ACS)个体化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FAP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FAP均发生ACS(100%),早期病死率37.5%,均死于早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FAP是一组合并ACS、极易出现早期器官功能衰竭并因此死亡的疾病。缓解ACS的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8年4月-2003年月12月收治17例误诊为癔病的外伤后癫痫患者,误诊时间为6个月~2年,期间按癔病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4.
肝星状细胞HSC-T6体外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以肝星状细胞HSC-T6为靶细胞,建立体外肝纤维化模型.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先后用卡西霉素和脂多糖刺激培养24h制备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分别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结果:血清和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可显著促进HSC-T6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IL-1、TNF、EGF、FGF和PDGF均可促进HSC-T6细胞增殖,其中PDGF的促增殖能力最强.TGFβ1可剂量依赖地促进HSC-T6细胞胶原的合成.结论:用血清、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PDGF或TGFβ刺激HSC-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作为体外肝纤维化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进喜树碱关键中间体5′-RS-,5-二氧代-(5′-乙基-5′-羟基-2′H,5′H,6′H-6-氧代吡喃)-[3′,4′,f]-△^6(8)-四氢中氮茚(1)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6-氰基-1,1-亚乙二氧基-7-(1′-乙氧羰基)丙基-5-氧代-△^6(8)-四氢中氮茚(2)为原料,经氢化和亚硝化、脱氮、混合金属催化氧化、环合及三氟乙酸脱保护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 新工艺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总产率达到了72.4%。  相似文献   
16.
抗真菌药物的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套集分子设计、化学合成和分子筛选三大系统为一体的抗真菌药创新设计体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药效构象搜寻、3D-QSAR研究,建立了抗真菌药物与受体作用模型,预测设计高活性化合物;另一方面,根据抗真菌药靶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的已知序列,采用同源蛋白模建技术构建其三维结构,再通过药物-靶酶对接研究,确定活性位点,设计与活性位点最佳匹配的活性化合物;然后针对设计的化合物类型,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合成方法,完成化合物的合成;最后以靶酶为模型,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分子筛选方法,用筛选结果指导进一步的设计与合成,直至得到最佳的新化学单体(NCE).将该体系用于抗真菌药物设计,获得了一个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艾迪康唑.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是实验室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开发医学实验室结果审核和解释系统,可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提供检验结果解释和咨询服务。该系统利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实现对检验结果的审核及解释,通过差值校验、比值校验、界限校验、患者数据质控等专用算法来提高审核质量。系统设计了审核和解释的绝大部分规则的通用推理机,能同时进行多个患者结果的推理运算,可用于临床辅助医学决策。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探讨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试验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比较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54.2±8.2)min、住院时间(8.1±1.5)d、留置导尿管时间(2.7±0.9)d均短于对照组的(77.8±9.5)min、(14.5±2.1)d、(5.6±1.2)d,手术出血量(111.5±35.4)ml少于对照组的(230.6±40.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QOL评分、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分别为(2.0±0.5)分、(6.5±1.6)分、(29.9±3.1)ml/s、残余尿量(20.5±3.0)ml,均优于对照组的(3.9±0.7)分、(9.0±1.1)分、(20.4±2.1)ml/s、(30.8±2.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疗效,操作简单、损伤性小、恢复速度快,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