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纳米Fe3O4/C225复合物(简称复合物)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放射增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复合物(0、3.125、6.25、12.5、25、50、100mg/L)作用24h后的增殖抑制率,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单纯照射组、C225+照射组及复合物+照射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经0、2、4、6、8和10Gy X线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经4Gy X线照射24h后的细胞周期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4Gy X线照射24h后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水平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中p-P38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在3.125~100mg/L范围内,随复合物浓度增加,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升高,0、3.125、6.25、12.5、25、50、100mg/L的增殖抑制率依次为0%、(8.950±0.086)%、(14.760±0.011)%、(29.860±0.001)%、(41.750±0.017)%、(59.770±0.010)%和(78.710±0.0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物+照射组的SF、S期细胞比例及p-Akt、EGFR蛋白水平均低于C225+照射组和单纯照射组,G0/G1期、G2/M期细胞比例及p-P38蛋白水平均高于C225+照射组和单纯照射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Fe3O4/C225复合物可抑制LoVo细胞增殖并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可能与G0/G1期阻滞及EGFR相关信号通路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新西兰兔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植入放射损伤骨骼肌后的微血管密度改变,分析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探讨ASCs移植对兔放射损伤骨骼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64只实验动物单侧臀部予9 MeV电子线一次性照射80 Gy,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Cs组和磷酸缓盐冲溶液(PBS)组,每组为32只.照射后24 h,ASCs组和PBS组照射侧分别肌肉注射1 ml含5×107个ASCs的细胞悬液及 PB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照射后1、4、8和26周骨骼肌组织中CD31阳性的微血管、VEGF和bFGF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中VEGF、bFGF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ASCs在条件培养基中分泌的VEGF、bFGF浓度.结果 ASCs组受照射骨骼肌组织中CD31染色阳性的微血管密度较PBS组在照射后4、8和26周增高(t=8.14、7.44、18.58,P<0.05).ASCs组受照射骨骼肌组织VEGF、bFGF的累计光密度值(IOD)较PBS组在照射后1、4、8和26周增高(VEGF:t=3.13、4.66、2.19、6.79,P<0.05;bFGF:t=3.14、3.84、4.28、3.61,P<0.05).ASCs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较PBS组在照射后1、4、8和26周增高(t=4.28、5.02、4.24、4.56,P<0.05).ASCs组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较PBS组在照射后4、8和26周增高(t=3.36、3.16、5.77,P<0.05).ASCs在放射损伤肌肉匀浆上清条件培养基中较在正常肌肉匀浆上清条件培养基中分泌的VEGF浓度在48、72和96 h增高(t=2.81,9.96,4.75,P<0.05),分泌的bFGF浓度在72和96 h增高(t=3.80,4.33,P<0.05).结论 ASCs能上调骨骼肌放射损伤组织VEGF和bFGF分泌、增加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修复骨骼肌放射损伤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6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diosensitization effect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X-ray on esophageal carcinoma TE1 cells.Methods Cell scratch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inhibition ability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halidomide on cell invasion and metastasis.H3-TdR incorporation assa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ion of DNA synthesis in TE1 cells by treated with Thalidomide singly or combination with X-rays.The colony formation assa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Thalidomide effect on TE1 cells.Results Thalidomide had obvious inhibition effect on TE1 cell metastasis.DNA synthesis and colony formation,which were correlated with drug concentration.The values D0,Dq and SF2 in TE1 cells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alidomid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alidomide was 100μg/ml,the SERD0 and SERDq were(1.4±0.2)and(1.5±0.1),respectively,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alidomide Was 1 50μg/ml,the SERD0 and SERDq were metastasis,DNA synthesis,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on esophageal carcinoma TE1 cells.  相似文献   
64.
肺癌调强放射治疗角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肺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计划的角度.方法:本文使用了基于约束条件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射野方向优化技术,该技术先对GA的搜索范围进行限制,然后再进行遗传操作,得到自动优化角度分布.结果:对10例肺癌进行了共面5野调强角度等分隔、7野调强角度等分隔、9野调强角度等分隔、5野调强射野方向优化的结果进行比较,最后一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最优的.结论:采用此方法是可行的,避免了手工多次调整射野方向,提高了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可减少射野个数.  相似文献   
65.
康莱特对晚期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 (KLT)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其对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治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 6 2例。分为综合组 (KLT联合放疗组 )与单放组 ,各组 31例。对两组的疗效和副反应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综合组和单放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6 %和 83 9% ,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 71 0 %和 19 4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综合组均明显低于单放组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加放疗能减轻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毒副反应并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浓度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的生存率及局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3年 2月 - 1998年 1月选择收治食管癌患者 (Ⅰ~Ⅲ期 ,T1-4N0 -1M0 ) 2 39例 ,于放射治疗前根据血红蛋白 (Hb)浓度分 3组 (贫血组、正常组和高血红蛋白组 )。根据放射治疗中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分为 2组 (Hb升高组及Hb降低组 )。全部病例均予以根治性放射治疗 ,常规分割 ,对其生存率及局控率予以观察分析。结果 :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影响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放射治疗前升高血红蛋白量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控率 ;放射治疗中血红蛋白量的升高及降低对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结论 :升高血红蛋白量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及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67.
食管癌每周7天连续加速放疗临床研究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食管癌每周7天连续加速放疗和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连续7天加速放疗组(简称加速组)和常规放疗组(简称常规组)各30例。加速组治疗方法:每日1次,每周7天,肿瘤剂量为50~70Gy,平均剂量64.2Gy,照射时间为3.6~5.0周,平均为4.6周。常规组治疗方法:每日1次,每周5天,肿瘤剂量为40~70Gy,平均剂量61.7Gy。照射时间为4.0~7.0周,平均为6.4周。两组单次分割剂量均为2.0Gy。结果:加速组的近期疗效好于常规组,两组的有效率(CR PR)分别为82.8%(24/29)和58.6%(17/2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7);两组急性食管、气管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均未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连续加速放疗方法与常规放疗相比,缩短了治疗总时间,提高了肿瘤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观察。  相似文献   
68.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序贯疗法与同时疗法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放疗化疗序贯疗法与同时疗法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7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序贯组38例,泰素135mg/m^2,d1;顺铂(DDP)50mg, d1;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2个周期,第2个周期后休息3—4周开始放疗。放疗照射野包括肺部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常规分割放射治疗,6MV—X,总剂量(DT)60Gy/30次/6周。同时组38例,化疗开始第1天即开始放疗,放疗方案同序贯组;放疗过程中化疗方法为泰素60mg每周1次、DDP50mg每周1次,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再给予2个周期化疗,其化疗方案同序贯组。结果近期疗效(CR+PR)序贯组为60.53%,同时组为86.84%(P〈0.05),序贯组与同时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18.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47%、26.32%、21.05%和63.58%、42.11%、28.95%;2组病例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均可耐受,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同时疗法治疗Ⅲ期NSCLC疗效明显优于序贯疗法,其近期疗效及生存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CD147)在食管癌血管生成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41例食管癌患者,其中淋巴结转移17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病理标本中CD14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计数。结果41例食管癌肿瘤组织中CD147、VEGF、VEGFR2阳性率分别为83%、54%及7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CD147、VEGFR2、MVD在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Z=-2.857,P=0.004;Z=-2.018,P=0.044;Z=-4.239,P﹤0.001)。食管造影下食管病变的长度与VEGF、CD147及MVD显著相关(r=0.486,P=0.01;r=0.588,P﹤0.001;r=0.604,P﹤0.001)。CD147与VEGF、VEGFR2、MV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r=0.976,P﹤0.001;r=0.588,P=0.01;r=0.604,P﹤0.001)。结论 CD147与VEGF、VEGFR2、MV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与食管病变长度密切相关,提示CD147在食管癌血管生成通路中有重要作用,且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通路实现的,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比分析含奈达铂(捷佰舒、NDP)的方案和含顺铂(诺欣、DDP)的方案在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不良反应。方法我科2007年12月-2009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NF组(NDP+5-Fu+放疗)24例,DF组(DDP+5-Fu+放疗)28例。两组均常规分割放疗,2.0Gy/次,术后患者总剂量50Gy/25次/35天,未手术的患者64Gy/320/44天,化疗在放疗的第一天开始,NF组为NDP60mg/m^2·d1、2+5-Fu500mg/m^2·d1-5;DF组为25mg/m^2·d1-4+5-Fu500mg/m^1·d1-5。两组均28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NF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DF组(P〈0.05),白细胞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下降NF组高于DF组(P〈0.05)。结论NDP+5-Fu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是安全的,不良反应易于耐受,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疗效比较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