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直切口在二次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经右侧腋下直切口行二次心脏瓣膜手术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37~67岁,平均(54.0±9.1)岁,体重43~73(56.0±9.8)kg。手术方式包括二尖瓣置换(MVR)7例,二尖瓣成形(MVP)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例,三尖瓣成形术(TVP)4例,三尖瓣置换术(TVR)2例,MVR+TVP 2例。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6(4.6±0.9)h,体外循环时间55~140(104.8±22.3)min。心脏停跳术后自动复跳17例(17/23),气管插管时间4~24(12.2±6.0)h,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5±1.9)d。手术后首日引流量平均(404.3±204.0)ml。17例患者术后无输血(17/23)。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出院时心功能Ⅰ级13例、Ⅱ级10例。结论经右侧腋下直切口在二次心脏瓣膜手术中的近期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安全性高,适用于常见二次心脏瓣膜手术。  相似文献   
112.
周庆  戴正庆  桑爱民  王德丰 《医学信息》2009,22(9):1734-1735
实习生操作技能考核是教育部对医药类高等院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我院以教育部对南通大学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落实实践教学责任制、强化实习生操作技能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优化配置、正确引导,提高实习生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实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宗旨.  相似文献   
113.
张彩萍  周庆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908-1909
耳鼻喉科的临床见习由于其解剖学抽象复杂,操作医技多,手术视野狭窄更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如何使同学们在短暂的见习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一直都是耳鼻喉科教师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4.
右腋下直切口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介绍使用右腋下直切口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结果及治疗体会,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使用右腋下直切口对2058例先心病和心脏瓣膜病施行手术,其中先心病1466例,心脏瓣膜疾病592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或吸入麻醉;取左侧卧位60°~90°,切口上端起自腋中线第3肋,下端止于腋前线第5肋,在腋中线第7肋间切一1.5cm小口备用,沿第4肋骨上缘或第3肋进胸;沿右膈神经前切开心包并悬吊利于升主动脉及心脏显露;以长扁桃钳夹住主动脉插管前端,帮助完成主动脉插管。经手术切口内置入上腔静脉直角插管,从第7肋间小切口导入直角下腔静脉插管。阻断升主动脉,经主动脉根部插管灌注心脏停搏液,切开右心房或肺动脉和右心室流出道切口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主动脉插管,缝合心包上段大部分,经第7肋间小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结果全部患者中二次开胸止血23例(1.12%),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14例(0.68%),发生其他各种并发症65例(3.16%),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时无异常。2058例中共死亡6例,总死亡率为0.29%(6/2058),其中先心病患者3例,死亡率为0.20%(3/1466);心脏瓣膜病患者3例,死亡率为0.5%(3/592)。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本身固有的美观效果、较宽的手术适应证以及与常规切口相比具有的优点,值得并适于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5.
为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MRI分型与显微外科手术效果的关系,对1994年3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中获得随访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国内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修制成软骨环-软骨膜作为鼓膜移植物成功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和鼓膜成形,使听力保持稳定,鼓膜无回缩,听骨链无粘连现象,明显优于颞筋膜。文章回顾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采用自体耳屏软骨环-软骨膜复合体作为鼓膜移植体并应用于鼓膜修补和乳突病变切除加Ⅰ期鼓室成形的150例患者的远期效果,总结耳屏软骨环-软骨膜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行鼓室成形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7.
周庆 《中国医药指南》2014,(31):329-330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患者280例,实施护理方法:治疗前护理(心理护理、完善治疗前检查、充分治疗前准备)、治疗中护理、治疗后护理。结果 2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疗程,4例患者首次治疗不合作,第2次治疗开始全部配合治疗,首次治疗合作率98.57%(276,280);治疗期间有8例(2.86%)出现头痛,给予对症治疗痊愈,未见其他明显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易于接受;对护理满意280例(100.00%),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实施相应护理,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系统评价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198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关于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共纳入5项RCT,共424例患者,其中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组(试验组)210例,对照组2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的发作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64,1.74),P=0.84].②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7,95%CI:2.90~50.96,P=0.0006).结论: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并不能减少癫痫的发生率,且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19.
分析导师在对现有课程设置与轮转安排的认知情况等,结果发现,不同任职年限、不同专业技术职称的导师对课程设置、轮转安排等的认同有差异。临床教学管理部门应与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共同研讨,优化课程设置,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0.
正护理结局分类系统(Nursing Outcome Classification,NOC)是全球第一个综合性的用来测量与护理有关的患者结局的标准化语言,是能够反映护理服务效果的结局系统[1-3]。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结局和护理质量[4]。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采用基于NOC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