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3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吴秋玲  陈燕  张纯  何静 《医学教育探索》2006,(11):1678-1681
目的研究β1整合素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β1整合素表达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Raji细胞、Daudi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1整合素表达的差异;流式细胞术和RT-PCR方法检测姜黄素对Raji细胞β1整合素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β1整合素在Raji细胞中高表达,Daudi细胞及正常B淋巴细胞中β1整合素表达水平很低;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β1整合素表达显著低于B细胞淋巴瘤淋巴结;低浓度姜黄素即能显著抑制β1整合素的表达。结论β1整合素在Raji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人淋巴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低表达,且β1整合素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的作用不同,姜黄素能显著抑制β1整合素的表达,有希望成为抑制淋巴瘤侵袭、转移的新药。  相似文献   
22.
199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液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梅  何静  陈方祥  刘建忠 《重庆医学》2006,35(11):991-992
目的了解黄疸患儿中溶血病 (HDN)的发病率.方法血清学检查参照《输血技术手册》进行.结果 19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学检查中,阳性89例,其中ABO系统 85例,Rh系统4例.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学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67例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每次4.5 g,q8h静脉滴注,疗程7~14 d.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6.12%,细菌清除率73.15%,不良反应率2.99%. 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有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24.
25.
陈宇  冯俊  乔丽娟  张露  何静 《西部医学》2019,31(11):1781-1784
【摘要】 目的 探析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以及术后康复状况。结果 术后第1d,两组患者的转铁蛋白(IF)、血清白蛋白(ALF)、血清总蛋白(TP)以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术后第8d,观察组的上述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8d的CD3+、CD4+、CD8+、CD4+/CD8+、IgA、IgM、IgG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 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大医院收治的469例老年LDVT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80岁组患者和≥80岁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469例LDVT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中位年龄74岁,≥80岁者104例(22.2%);有85例(18.2%)合并肺栓塞;以左下肢LDVT最为多见(51.0%),分期以急性期(70.2%)为主,分型以混合型(46.5%)和周围型(42.9%)为主,较多累及股静脉、肌间静脉、腘静脉;主要症状和体征为患肢肿胀和疼痛。77.6%的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17.9%的患者有≥3个危险因素,前6位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病、手术与制动、损伤与骨折、糖尿病、脑卒中/瘫痪/长期卧床、恶性肿瘤。≥80岁组与80岁组患者相比,双下肢LDVT构成比更高,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和损伤与骨折更为多见。结论识别老年LDVT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特征对于其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高龄患者更易累及双侧下肢,高危因素以高血压病和损伤与骨折更为多见;老年LDVT的筛查和防治时应同时关注双侧肢体,尤其注意高血压病患者和骨折损伤后血栓形成的筛查。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定时间范围在2016.11.01日到2017.10.31日的76例老年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在护理方面,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为主要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选择深静脉血栓前期护理。将对照组护理的各项数据与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对比结束后,发现对照组在术后6h、术后3d的D-二聚体水平、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程度的各项数据明显劣于观察组,P值小于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入院当天、手术当天的D-二聚体水平与观察组无太大差异,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创伤性患者围术期中实施深静脉血栓前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长,提升其身体愈合能力。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和常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98例患者和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术式的治疗,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例数远低于经腹手术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能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18岁以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2011年数据,针对18岁以上居民,以健康状况、人口统计学特征、经济和医疗保险四方面为指标,运用两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再采用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解释。结果疾病越严重、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农村户口、有医疗保险的人群就诊率越高,男性的就诊率比女性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就诊率高。收入越高会提高健康水平,使得就诊率降低。年龄对于健康因素对就诊率的影响有负效应,而医疗保险具有正效应。结论疾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所在省市、户籍和医疗保险对我国18岁以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疾病严重程度对于收入的影响有中介作用,年龄与医疗保险是疾病严重程度对就诊率影响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