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271.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survivin、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survivin和nm23-H1在52例NSCLC组织、20例对应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的表达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织无survivin表达;nm23-H1的表达癌组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nm23-H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9.0%(4/21),在未伴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8.4%(15/3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survivin在TNM(Ⅰ+Ⅱ)期NSCLC组织中表达低于在TNM(Ⅲ+Ⅳ)期NSCLC组织中表达;nm23-H1在TNM(Ⅰ+Ⅱ)期NSCLC组织中表达高于在TNM(Ⅲ+Ⅳ)期NSCLC组织中表达,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在高分化NSCLC中表达低于在低分化NSCLC中表达;nm23-H在高分化NSCLC组织中表达高于在低分化NSCLC组织中表达,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nm23-H1在NSCLC中表达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 和nm23-H1 的表达与NSCLC发生、临床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Survivin可以作为NSCLC的早期诊断指标,并可以根据survivin与nm23-H1的联合检测来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72.
为了解我院住院结核病人死亡状况,我们对1990—2001年对住院结核病人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分析,12年共收治结核病人23970人,死亡1077人。现将死亡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73.
目的:探讨高位胸腔冲洗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上加行高位胸腔冲洗治疗。结果: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25%,平均住院46天,1例治疗中死于大呕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另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高位冲洗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4.
美蓝和专利蓝在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美蓝及专利蓝两种蓝染剂鉴别前哨淋巴结(SLN)的成功率及预测乳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从1999年10月-2001年4月我科收治的乳癌病例中选取94例实施了前哨淋巴结活检(SNB),其中于术中在乳腺肿块周围腺体内注射1%美蓝32例(美蓝组)、注射1%专利蓝62例(专利蓝组)、以鉴别定位SLN。全部病例都实施了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SLN鉴别的成功率美蓝组和专利蓝组分别为65.6%(21/32)和88.7%(55/62)(P<0.01);预测腋淋巴结转移状态准确性分别为90.5%(19/21)和98.2%(54/55)(P>0.05)。结论 与美蓝比,专利蓝是较理想的乳癌SNB的生物活性染料示踪剂。  相似文献   
275.
目的分析MRC肌功能训练器治疗替牙期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0例替牙期错畸形患儿,均应用MRC肌功能训练器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及随访结果 ,比较安氏Ⅱ类错、前牙反患儿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结果经3个月佩戴矫治后,患儿替牙期错畸形症状均有所改善,随访调查1年后,有效随访28例均得到中性关系,并具有良好的面部协调性。18例安氏Ⅱ类错患儿,除1例未坚持治疗放弃其余均效果良好,矫治后,患儿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乳切牙长轴与NA连线的交角(∠UI^NA)、下乳切牙长轴与NB连线的交角(∠LI^NB)、上乳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UI^SN)均较矫治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前牙反患儿,除了1例未能坚持治疗,剩余全部成功完成矫治矫治后,患儿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SNA)、∠SNB、∠ANB、∠UI^NA、∠LI^NB、∠UI^SN均优于矫治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肌功能训练器治疗替牙期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在临床口腔正畸治疗中推广普及,可以在早期阻断错畸形的发生发展,降低治疗难度,同时舒适程度高,能够减少精神负担,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6.
目的:研究FBXW7在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100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FBXW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FBXW7在细胞系中的表达及FBXW7对EMT部分标志蛋白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FBXW7对NSCL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和泛素化的Western blot验证FBXW7与Snail1的关系。结果:FBXW7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FBXW7在正常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4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FBXW7过表达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FBXW7过表达也明显抑制NSCLC细胞的EMT。机制研究发现,FBXW7可以直接结合并泛素化降解Snail1蛋白,并且Snail1部分逆转FBXW7对NSCLC细胞EMT标志蛋白的影响。结论:FBXW7对NSCLC细胞EMT的调控部分依赖于泛素化降解Snail1蛋白。  相似文献   
277.
目的:对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为优化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105例。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5例,分为全胃切除组(A组)、传统近端胃切除组(B组)和双通道吻合组(C组)。采用癌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30,QLQ-C30)、食管胃结合部癌专用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esophagogastric-25,QLQ-OG25)进行量化后,比较上述三组患者术后半年和1年的生活质量差异。结果:QLQ-C30:术后半年:C组在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疲乏及呼吸困难等方面均优于A组和B组(P<0.05),情绪功能优于A组(P<0.05);A组在角色功能、疲乏、腹泻等方面均差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食欲减退症状重于A组及C组(P<0.05)。术后1年:C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及情绪功能等方面均优于A组及B组(P<0.05),角色功能优于A组(P<0.05);A组疲乏与腹泻症状均重于B组和C组(P<0.05);B组食欲减退症状重于A组和C组(P<0.05)。QLQ-OG25:术后半年:A组在饮食限制、焦虑、腹泻等方面症状均差于B组和C组(P<0.05);B组返流症状重于A组和C组(P<0.05)。术后1年:A组的焦虑、腹泻症状均重于B组和C组(P<0.05);B组反流症状重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对于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采用双通道吻合法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于传统近端胃切除及全胃切除的患者,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78.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对比。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结果、影像学指标以及VAS评分。 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椎体矢状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obb's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椎体矢状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 (视觉模拟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通常是高能量外力诱发的脊柱骨折,在伤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到马尾神经以及脊髓,而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创内固定术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降低患者疼痛情况,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NSCLC初治患者,临床分期Ⅲb-Ⅳ期,随机分为GEMOX组(GEM+OXA)和GP组(GEM+ DDP).GEMOX组(GEM) 1000mg/m2,d1,d8;OXA 130mg/m2,d1.GP组(DDP) 25mg/m2,d1-3;GEM 1000mg/m2,d1,d8,二组均28d/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评价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和毒副反应.结果:GEMOX组28例中,CR 1例,PR 12例,NC 10例,PD 5例,有效率(RR)为46.4%,疾病控制率(DCR)为82.1%;GP组26例中,RR 42.3%,DCR 76.9% (P =0.761);中位生存时间GEMOX组7.1个月,GP组6.5个月(P>0.05).GEMOX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P<0.001)及恶性、呕吐较GP组轻(P =0.006),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OXA联合GEM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DDP联合GEM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80.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的临床和基因特征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1例CCHS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男,7月龄。以肺部感染、撤机困难入院。入院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撤机后,患儿睡眠状态下出现呼吸浅慢,再次予机械通气,模式为双水平正压通气。患儿觉醒时呼吸活跃,入睡后依赖呼吸机,自主呼吸减慢,潮气量减小,出现CO2储留。同时相关辅助检查排除了原发心、肺、脑、神经肌肉及代谢性疾病,临床诊断为CCHS。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行PHOX2B基因序列检测,显示患儿PHOX2B第3外显子存在突变(基因型为20/25),其父母未检出突变,确诊为CCHS。患儿随访至11月龄,呼吸和循环情况尚平稳。结论 CCHS以觉醒时有充足通气,睡眠状态下通气不足为主要表现,行PHOX2B基因突变分析可确诊CC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