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根据湖北电网水力资源的容量及其分布,探讨湖北电力市场可能采取的交易模式,在满足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提出水电厂的竞价分析、对策以及对相关火电厂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32.
以乙炔(C_2H_2)、CO和正丁醇为原料,采用PdBr_2为主催化剂,在常压、55℃条件下,双羰基化一步合成丁(烯)二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助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丁(烯)二酸二丁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 Br2用量0.04g,n(PdBr_2)∶n(LiBr)=1∶8,甲基磺酸0.1 mL,30 mL乙腈为溶剂,n(C2H_2)∶n(CO)=1∶2,101 kPa,55℃,反应3 h的反应条件下,丁(烯)二酸二丁酯的收率达到76.11%。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利用酯交换缩聚法合成芳香族及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讨论了不同反应器及工艺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聚碳酸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指出碳酸二苯酯与双酚A酯交换反应遵循四面体机理,生成四面体中间体是整个酯交换缩聚反应的控制步骤。与传统间歇式生产工艺相比,利用连续旋转盘式反应器等新型反应器进行连续操作能得到产品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高达20 000的聚碳酸酯。  相似文献   
34.
曹平  杨先贵  马飞  唐聪明  康涛  王公应 《石油化工》2011,40(10):1037-1041
对比测定了几种氧化物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DMC)与乙酸苯酯(PA)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直接焙烧法自制的MoO3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且适宜的焙烧温度为400,500℃。以在400℃下焙烧的MoO3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DMC与PA酯交换合成DPC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MoO3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DMC)∶n(PA)=1∶2,n(MoO3)∶n(PA)=0.05,180℃,6 h)下,DMC转化率为74.0%,DPC和甲基苯基碳酸酯的选择性分别为39.5%和56.7%。MoO3催化剂可以多次再生重复使用,是一种高效的酯交换催化剂,具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35.
乙炔加氢酯化合成丙烯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乙炔和甲酸甲酯加氢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丙烯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溶剂、气相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镍或氯化镍与碘化钠复合物为催化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CO气氛中有利于目的产物的合成。在镍浓度为0.04mol/L、碘化物浓度为0.054mol/L、反应起始压力6.0MPa、CO起始分压3.0MPa、反应温度180℃条件下,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66%,丙烯酸甲酯选择性为86%。  相似文献   
36.
采用熔融酯交换法,以双酚S(BPS)及4,4′-二羟基二苯硫醚、双酚A(BPA)、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合成主链含S的聚碳酸酯(PC)。考察了碱金属的乙酸类化合物及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催化作用,结果显示,乙酸钠的催化效果较好,采用碳酸钠、甲醇钠、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时,其催化效果与乙酸钠相差不大,催化剂与BPA反应生成的钠盐可能真正起催化作用,其中以碳酸钠为催化剂时所得PC的透明性最好。当BPS,BPA与DP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0.9∶1.08时,得到数均分子量(Mn)为24 748、重均分子量(Mw)为50 033、多分散系数(PDI)为2.02的PC。随着BPS用量的增加,难以获得高分子量PC,进一步考察了4,4′-二羟基二苯硫醚对合成PC的影响,结果发现,与BPS相比,4,4′-二羟基二苯硫醚的反应活性较好,当其加入量较多甚至全部取代BPA时,仍能得到分子量较高的PC。  相似文献   
37.
胡育  杨先贵  王公应 《石油化工》2006,35(12):1156-1159
对采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苯液相硝化合成硝基苯的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质量分数65%~68%的硝酸为硝化剂,考察了各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苯液相硝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硝基苯收率的影响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苯液相硝化反应,两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MnO2,SnO2,TiO2,ZrO2,CeO2)和酸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Sb2O3)较碱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hO2,Co2O3,Bi2O3)的活性高,其中,SnO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SnO2催化剂用量0.50g、硝酸与苯的体积比为2.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硝基苯收率可达94.88%,硝基苯的选择性为100%。SnO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活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8.
综述了以尿素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路线及其催化剂。讨论和比较了尿素经过碳酸丙(乙)烯酯间接醇解合成碳酸二甲酯和尿素直接醇解合成碳酸二甲酯两种工艺路线。尿素直接醇解法工艺路线短,但碳酸二甲酯产率较低;尿素间接法工艺路线相对较长,但碳酸丙烯酯的产率和选择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39.
乙炔羰基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乙炔碳基合成丙烯酸(酯)、丁二酸酸酐、丁烯二酸二丁酯和丙烯醛等系列有机产品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乙炔碳基合成丙烯酸(酯)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条件。镍基和钯基催化剂是催化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酯)的良好催化剂,同时钯基催化剂也是催化乙炔羰基合成丁二酸酸酐和丁烯酸二酯的良好催化剂。镍聚和钯基催化剂的复合及负载化是今后乙炔羰基合成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丙烯酸及其酯的合成方法及催化体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了丙烯酸及其酯的生产方法,讨论了工业化的技术路线以及研究阶段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