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14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油气井杆管柱的静力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建立了斜直井中受压扭细长杆管柱几何非线性屈曲的微分方程,建立了水平井段杆管柱稳定性力学分析的数学模型,导出了斜直井段杆管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分析了无重杆管柱的几何非线性屈曲.  相似文献   
32.
井下作业管柱力学分析软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井下作业技术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工程技术和手段,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井眼越来越复杂,对井下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单凭经验来进行操作的井下作业已经不适时宜了,经常造成各种井下管柱事故。井下作业管柱受力分析软件在设计过程中用于预测某些潜在危险,尽量避免作业事故发生,使得设计更为合理、切实可行;在作业过程中用以分析某些事故原因,以便针对性地来处理问题,节约事故处理时间,降低作业费用,提高作业效率。该软件可以对起下管柱过程、压裂过程和打捞过程等的管柱力学状态进行计算,并对油管的长度进行初步优化。该软件无论是对作业前的室内设计还是现场作业过程中的作业管柱受力分析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大港、长庆等油田得到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33.
在热力采油井中,注入蒸汽加热油层套管,油层套管受热产生压应力,当压应力达到套管钢材的屈服极限后,套管开始变形。计算表明,如果用常规方法固井,在通常的注汽温度下,套管都因热应力而产生屈服变形。目前现场采用的防止热破坏方法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论证。热采井半预热固井技术是在注水泥完毕后,通过井口向油层套管内下入加热器,加热油层套管到预定的温度,使水泥在加热条件下凝固,水泥终凝后取出加热器。该技术可使套管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一直处于弹性状态,不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解决了套管热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34.
如何计算多孔介质内的应力,能否仅用岩石孔隙度关联岩石孔隙鼓胀系数与岩石骨架压缩系数,一直存在争论。在对这两个问题的争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概念混乱、对工程和力学问题认识不清、数学推导错误是产生争论的主要原因,并指出Terzaghi公式是错误的、不可仅用岩石孔隙度关联岩石孔隙鼓胀系数与岩石骨架压缩系数。同时,提出了岩石鼓胀系数、岩石孔隙鼓胀系数、岩石渗透率鼓增系数、岩石压缩系数、岩石孔隙压缩系数和岩石渗透率压减系数等6个概念,并给出了其物理意义及表达式。讨论认为,用这6个概念可以解决多孔岩石鼓胀压缩特性表征方面出现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35.
36.
在多孔介质中, 经常是多孔介质的基岩与孔隙中的流体共同承担外界压力。此时, 就需要将基岩所承受的载荷计算出来, 以便计算多孔介质的强度和变形。  相似文献   
37.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有些油井需要长期测试地层压力,特别是试采资料井。在用直读式电子压力计监测地层压力时,信号电缆线在井口的密封不良,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石蜡高压固封井口电缆的技术方法首先在两端将测压电缆的外端由压缩密封胶件初步密封,然后在本体腔内注入溶化了的液态石蜡,并施以高压,使液态石蜡渗透到电缆铠皮钢丝及芯线绝缘外皮的缝隙之间,待高压液态的石蜡凝固后,便可以良好的密封井口测压电缆。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实施的方法、过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38.
钻柱拉力扭矩模型在侧钻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气井作业中,由于钻柱和井壁接触所产生的轴向阻力和扭矩损失对钻井和修井作业均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作业成败的关键。钻柱的拉力和扭矩分析是水平井和大位移井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内容。为此,介绍了钻柱拉力扭矩分析的数学模型、钻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和屈曲后的附加压力和附加应力的钻柱强度校核方法。对钻进过程中的G104-5CP12侧钻水平井钻柱的各种运动状态进行了力学分析。计算表明,在正常施工过程中钻柱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具有比较大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9.
井眼轨迹预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下部/导向钻具的受力状态,建立了下部/导向钻具三维静力分析的微分方程、确立了钻头处、稳定器或接触点处、弯角处、切点处和井壁的边界条件;考虑钻头与地层的作用力、钻头各向异性、地层各向异性和地层倾向、倾角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以矩阵形式表达的各向异性钻头与正交各向异性地层相互作用的三维钻速方程;根据实际钻进时,井眼轨道除个别点外是光滑的,横向钻速为零,建立了井眼轨迹预测的目标函数;该模型既可计算井  相似文献   
40.
钻柱拉力—扭矩模型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子丰  孔凡君 《石油机械》1993,21(8):43-46,56
为加深对钻柱摩阻问题的研究,约翰西克、莱萨哲、何华山、杨姝和李子丰先后建立了5种钻柱拉力—扭矩模型。通过分析对比,认为李子丰模型是目前较完善的钻柱拉力—扭矩模型,适用于一切钻井过程中钻柱、套管柱稳态拉力和扭矩的计算,且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