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0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负温条件下梅林庙矿红砂岩强度特性及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冻三轴试验机研究了负温条件下梅林庙矿红砂岩的力学特性与变形规律。在-15℃低温条件下对红砂岩施加4种围压,分析了围压对岩石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结条件下红砂岩轴向抗压强度与围压、弹性模量与围压均呈线性关系,红砂岩仍然遵循库仑强度准则。经回归分析得到红砂岩黏聚力为12.7 MPa,内摩擦角为30.4°。岩石破坏形式与围压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92.
王文  夏宇  王见知  朱颐  陆春 《绝缘材料》2013,(4):35-39,47
采用干法粉末上胶技术制备了高透气性少胶云母带,并批量生产,对该云母带的常规性能及其它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干法高透气性少胶云母带透气性高、浸透性好、胶粘剂含量少、柔软性好、贮存期长、绕包工艺性好,以其作为主绝缘的线圈(棒)浸透性好、挂漆量高、电气绝缘性能优异,其各项性能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相当。与各类环氧型和聚酯型VPI树脂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应用于各类电机或电器产品的绝缘处理,特别适用于大型高压电动机和发电机组,电压等级为10~27 kV,单边绝缘厚度2~7 mm的线圈(棒)的主绝缘VPI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3.
导热绝缘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夏宇 《绝缘材料》2012,45(1):19-24
综述了两类导热绝缘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电机、电子、LED封装、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导热绝缘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95.
希尔公式和斯通公式是冷轧中轧制力计算的最常用公式,本文将两种公式计算的轧制力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其适应范网,以便更准确的选用计算公式:当u lc'/hm〈1.1时,选用斯通公式:当u lc'/hm〉1.1时,选用希尔公式。  相似文献   
96.
97.
锚固结构爆破振动规律与损伤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水泥砂浆和玻璃钢分别模拟岩石和锚杆,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锚固结构不同部位在掏槽爆破作用下的振动规律与损伤,并结合小波包分析,对动应变信号进行深层次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在爆破作用下,对于邻近工作面的一排锚杆,其锚固段和自由段的振动规律在频率、幅值、持续时间和波形方面明显不同,此排锚杆的振动能量大,但频带较宽,能量分散;随着离工作面距离的增加,锚固段和自由段测点的振动应变波幅值和频带迅速衰减,振动能量集中在窄的频带内,且持续时间有所增长。结合试验结果、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分析锚固结构在爆破作用下的振动损伤或失效,基于锚固结构的不同形式的损伤,从控制振动的幅值、主频段、持续时间和提高结构的抗动载性能方面,提出预防锚固结构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
用虚拟制造设计低压功率VDMO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宇  王纪民  蒋志 《半导体技术》2004,29(5):72-74,77
采用虚拟制造方法设计了低压功率VDMOS器件,并对其进行结构参数、物理参数和电性能参数的模拟测试,确定了器件的物理结构.通过对这些参数和电学特性的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最终获得了满意的设计参数和性能.  相似文献   
99.
导电高分子的电致变色性及其在智能窗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等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电致变色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在智能窗上的应用研究情况也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0.
以醇类化合物、氯代烃、氯化亚砜及叠氮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相、有机溶剂2种工艺进行1,3—二叠氮丙烷等系列烷烃叠氮化合物的合成,确定了合适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密度、感度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