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乙酸丁酯对LY1 2硬铝合金在 3.5 %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乙酸丁酯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当乙酸丁酯的浓度较低时 ,缓蚀效率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缓蚀效率达到一个最大值后 ,又有所降低。对乙酸丁酯对铝合金电极反应作用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乙酸丁酯主要通过抑制铝合金的阴极反应达到缓蚀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2.
油酸钠对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油酸钠对硬铝合金LY12CZ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及机理,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当油酸钠的浓度较低时,其缓蚀效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至一最大值,随后油酸钠演度再增大其缓蚀效率却基本恒定,最佳油酸钠浓度为0.20mg/g,扫描电镜(SEM)观察与研究发现,经油酸钠缓蚀的铝合金表面形貌,腐蚀轻微,表面平整,与未加缓蚀剂而被腐蚀的铝合金表面形貌明显不同,油酸钠的缓蚀机理主要是抑制铝合金的阳极反应。  相似文献   
103.
从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方面对冶金炉的磁场模拟方法进行了论述,对各种磁场模拟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阐明了冶金炉的磁场模拟不仅要考虑电流产生的磁场,还必须考虑铁磁屏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变步长BP算法,对白腐真菌生物降解五氯苯酚废水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建立了AI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生化降解过程的变化规律及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很小,对未来时刻数据的预测精度也较高,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五氯苯酚含量在降解过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5.
环烷酸对A3钢腐蚀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失重法测定了A3钢在不同浓度的环烷酸中的腐蚀速率,提出了环烷酸A3钢的腐蚀机理,观察了A3钢表面的腐蚀形貌,A3钢腐蚀速率随环烷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6.
余刚  刘凯 《四川建材》2014,(2):40+50-40,50
简要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起源及其优点,并分析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并对今后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余刚 《建筑知识》2014,(3):476-476,484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住宅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老百姓对质量立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建筑施工管理的好坏,是影响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针对目前我国现如今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筑加强施工管理的需要,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保障施工的质量,本文应通过我对工程建设中的建筑施工管理的认识和管理上的具体施工技术浅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更好的实现其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8.
传统湿法炼锌过程产生大量富含有价金属资源的铁酸锌废渣,铁的分离是实现铁酸锌废渣中有价金属资源回收的关键。提出含大量铁酸锌的锌浸出渣选择性还原焙烧?浸出分离铁和锌的新方法。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铁酸锌分解过程中Fe3O4和ZnO产物的优势区域,并发现V(CO)/V(CO+CO2)比是控制铁酸锌还原焙烧产物物相的关键因素,在V(CO)/V(CO+CO2)比在2.68%?36.18%范围内,铁酸锌优先分解生成在Fe3O4和ZnO。通过TG分析,确定铁酸锌还原焙烧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700?750°C,CO体积分数6%,V(CO)/V(CO+CO2)30%。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富含铁酸锌的锌浸渣进行还原焙烧处理,焙烧产物经酸浸后,锌的浸出率达70%,铁的浸出率仅为18.4%,实现锌浸渣中锌和铁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9.
等离子体NOx脱除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NOx脱除技术作为一种脱硝新工艺,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叙述了等离子体脱硝的的两种反应机理、等离子体NOx脱除的主要方法(电子束照射法、高压脉冲电晕法、高压直流电晕法、介质阻挡放电法和介质填充床放电法)和等离子体脱硝的反应器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等离子体脱硝方法中的不足,并对等离子体脱硝技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首先对立体视觉编辑的关键技术如3D IO硬件、编解码效率优化、渲染引擎以及编辑系统的功能和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对目前3D编辑设备的支持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介绍了索贝公司的E10系列非线性编辑系统。最后,对立体视觉编辑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