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城镇雨水收集利用储存池优化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区域性雨水利用系统的雨水利用量应以改善区域的水循环系统和生态环境为基本目标,宜以接近自然状态地表径流排放量为雨水利用总量的控制标准。根据研究给出典型城市雨水收集储存池规模的合理设计参数;雨水可收集量小于日需水量时,储存池规模按日降雨量计算,各城市设计雨量重现期不宜超过0.3年,或设计雨量上限不超过50mm,或直接采用水质控制体积(WQV)的设计雨量;雨水收集量大于日需水量时,储存池规模可按5日需水量计算;对于储存能力较大的人工水体,其所需规模除考虑景观设计要求外,需要通过年水量平衡分析来确定。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即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评定标准中,关于雨洪控制利用的评定内容,对两套标准关于雨洪控制利用的理念及具体评价条文差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剖析了产生这些不同的深层次原因.简要比较了两套标准背后关于雨洪控制利用的支撑技术体系,为我国更好地推行绿色建筑和科学地实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最后对我国在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推行"绿色"理念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3.
城市雨水处理设施规模确定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缺乏对雨水处理设施规模设计方法及相关参数的系统研究,影响了这些设施的合理设计与建设.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不同雨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机理,参考一些发达国家雨水处理设施规模的确定方法及我国城市实际情况,分析以水质控制为目标确定雨水处理设施规模的容积法和流量法,重点介绍了水质控制体积WQV,以北京为典型城市统计分析了WQV的关键参数--设计雨量的确定,并给出了我国31个城市WQV的设计参数,为我国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雨水处理设施规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排水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的水平已成为促进或制约城市活动的关键因素,而排水系统规划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从乡村发展起来的"新型小城市(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系统不完善,所以在选择排水模式与排水体制、污水处理系统、雨水处置系统等方面均与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成熟城市存在差异. 依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借鉴发达国家与城市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新型小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新型排水体制的思路和雨污水治理的战略对策,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陈和平  车伍  李俊奇  张炜 《建筑科学》2007,23(2):96-100
以北京某住宅区为例,对城市住宅建筑区雨水、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系统作了简要介绍,重点对该小区水系统原有设计方案及人工湖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改进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采取的改进措施、效果和不足作了讨论,提出建议。为城市住宅建筑区雨水、污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水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初期弃流控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结合理论分析及实际监测结果明确了雨水径流的初期冲刷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冲刷规律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导致一些有争议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初期弃流控制量应根据汇水面或管道性质、采用的处理或利用工艺系统及针对目的等具体条件而定。此外,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初期弃流控制方法和装置,重点介绍了一种高效率初期弃流装置。该装置具有容积弃流法和小管弃流法的优点,在较大汇水面和管道雨水的污染控制以及雨水利用项目中应用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97.
随着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种相应的技术和配套工程措施也得到发展,植被浅沟技术便是其中之一。植被浅沟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收集、输送和净化措施,被广泛地用于城市园区雨水利用和城市径流非点源污染控制系统。文章从概念、作用、设计计算、设计参数、运行维护和实际工程的应用等方面对植被浅沟这种新型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措施作了较详细介绍,认为通过切合实际的合理设计、合理施工、良好的运作维护,植被浅沟可以高效地收集并处理径流雨水,将它和其它工程措施联合使用,组成一种高效率的景观水体雨水利用系统。植被浅沟施工及运行维护简单、成本低廉,在条件合适时可代替传统的雨水管道,尤其适用于城市同区的雨水利用和景观系统,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张晶晶  车伍  闫攀  赵杨 《建筑科学》2015,31(2):118-125
旧城改造是我国城镇化转型、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必经之路,而解决我国旧城中的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问题迫在眉睫。在旧城改造中合理应用雨水断接措施,是缓解旧城雨水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保障已建城区水环境安全、推动旧城生态化改造和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雨水断接的概念,剖析建筑屋面和硬化路面雨水断接的方法。并探讨雨水断接在旧城"海绵化"改造、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潜力。列举国内外部分典型案例,分析应用雨水断接产生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我国旧城改造提出雨水断接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9.
蓝枫  车伍  尹稚  卫爱民 《城乡建设》2011,(8):25-30,4
入夏以来,暴雨频发,武汉、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花容失色",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们的城市为何"逢雨必涝",出路何在?本期会客厅邀请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车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北京市人大代表卫爱民,共商内涝治理问题,为城市支招。  相似文献   
100.
城市初期雨水和初期冲刷问题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期雨水和初期冲刷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中两个不同的重要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还普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基于1999年以来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规律的研究,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初期冲刷现象及其描述方法、污染物积累输送规律等进行分析,明确提出研究、讨论初期冲刷问题首先应区分两种不同的典型条件;归纳了初期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国内外一些学者讨论初期雨水和初期冲刷问题时存在的矛盾与困惑进行剖析,澄清初期雨水与初期冲刷的不同概念,为把握其基本规律、深入研究城市径流污染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