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1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分析了北京1号线轨道车辆空调的现状,研究了变频空调在轨道车辆上的应用,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变频改造和智慧运维工作的分析和验证,证明变频改造空调在解决高温工况故障率高、舒适性低问题的可行性,为进行轨道车辆空调变频改造及智慧运维方面的工作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2.
对钠冷快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换热管与管板角焊缝射线检验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检验工艺并制作了配套的检验工具。经改进优化,检验系统实现了预期的检验灵敏度和一次成功率,并应用于钠冷快堆工程役前检查。  相似文献   
93.
路径工艺的合理规划对电弧增材制造成形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获取更高精度的成形件和提高成形效率等均有重要意义。先从成形效率、成形精度以及组织性能等方面,对常见的几种填充路径进行综述,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发现把自适应路径间距和复合式填充路径结合起来更能满足实际生活中的电弧增材制造生产要求,最后结合当前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指出,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实现复杂构件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制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模具是拉挤成型的关键性部件,模具的工况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为提高定向器比强度,提高成型效率并节约成本,设计一种定向器拉挤成型模具。方法根据定向器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将模具设计为组合装配式,并对模具材料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模具被构造为模架、预成型模、成型模等。结论拉挤成型组合式模具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耐腐蚀,可保证定向器力学强度并提高尺寸精度,且模具拆装方便,易于清理。  相似文献   
95.
Al88Ni4Y6Er2非晶合金动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Al88Ni4Y6Er2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手段研究了Al88Ni4Y6Er2非晶合金晶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性能.发现Al88Ni4Y6Er2非晶合金晶化温度Tx与升温速率φ通过Vogel-Fulcher-Tammnann公式拟合后满足非线性关系.并根据Tx10≈Tk这种近似关系,求得Al88Ni4Y6Er2非晶合金的Kauzmann温度Tk为401 K,由此推断出VFT温度T0不大于401 K.  相似文献   
96.
污水源热泵系统及其在成都地区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城市污水的主要热能特性以及污水源热泵原理和分类,统计了成都市的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排放情况,并简单计算成都市污水中所蕴含的能量,分析了成都市发展污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并简要介绍了目前成都地区应用污水源热泵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污水源热泵在成都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拉曼技术具有非侵入、分子指纹、不受水干扰、制样简单、光谱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研究工具。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拉曼技术不仅可以本征地捕捉正常生理或病理所携带的不同化学信息,而且该技术适用于检测各种常见的生物和临床样品(包括细胞、组织、体液和微生物等),目前很多课题组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拉曼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自发拉曼散射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基本工作机理,接着介绍分析处理拉曼数据(光谱和图像)的步骤和算法,然后简单总结了近年来非相干拉曼显微技术在生物医学上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拉曼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99.
本文分析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当前招生、培养和社会承认度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尝试通过调整现行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探索出一套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