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研究上保护层双工作面开采后被保护层的卸压保护情况,结合祁南煤矿82采区上保护层顶底板岩层物理力学参数和地质特征,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上保护层双工作面6123与6125推进过程中应力场和变形场的演化特征,获得了被保护层7225与7227工作面最大主应力和变形随上保护层双工作面推进的变化特征;并根据《防突细则》中...  相似文献   
42.
无定形纳米ZrO2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粒径为57nm的无定形纳米ZrO2粒子.用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A151、钛酸酯、硬脂酸等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修饰后对改性效果进行激光粒度,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证明:A151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羟基和有机集团发生化学键结合,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性质由亲水憎油向亲油憎水转变.  相似文献   
43.
为进行图形辨别,提出一种基于DSP芯片TMS320VC5509A的频域图形辨别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图形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并对图像进行填充和抽样,再通过二维FFT变换获取图像的频域信息,频域模板匹配实现频域的图形辨别。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图形的频域辨别。  相似文献   
44.
吉沙水电站调压竖井高104m,高压引水隧洞长1021.763m,斜井总计490m、水平夹角60°,水头高差达528m。在调压井竖井及高压管道斜井开挖中,采用了反井钻机打先导孔施工方法,使调压井、上斜井、中斜井、下斜井实现了高精度贯通,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施工的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45.
以乌岩山隧道下穿甬台温高速公路为例,采用连续介质模型对隧道近距离下穿公路过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探讨了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结构受力状况以及隧道初期支护的安全性, 结果表明:初期支护拱墙部位强度满足要求,而墙脚部位偏薄弱。  相似文献   
46.
从数值方法和实验测试两方面研究刷式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分别建立刷式密封稳态多孔介质模型和瞬态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设计搭建了刷式密封泄漏特性实验台,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进出口压比和密封间隙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对比验证了两种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分析比较了两种数值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刷式密封流场特性,分析了刷丝束内部轴向和径向的压力分布特性以及刷丝的"吹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刷式密封瞬态三维流固耦合模型比多孔介质模型求解精度更高,与实验结果更贴近,但求解时间较长;多孔介质模型计算时间短,但该方法需要对孔隙率和阻力系数进行修正,求解不具有普适性;密封间隙一定时,泄漏量随压比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压降主要发生在刷丝束区域,刷丝束轴向压力分布不均,前排刷丝束之间压力梯度较大;径向压力沿轴向分布不均,末排刷丝束径向压力梯度较大,径向压差的存在是产生"吹闭效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以无水ZnCl2和无水AlCl3为前躯体,丙酮为溶剂,油酸为氧供体,采用非水溶胶凝胶法制备ZnO/Al2O3复合纳米颗粒,通过X-ray衍射(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制备的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颗粒为无定形态的ZnO/Al2O3复合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61nm,呈球形单分散状态,具有良好的油溶性,能均匀稳定地分散在20#机械油中。  相似文献   
48.
邢秋明  丁海洋 《丝绸》1996,(9):43-44
对在新形势下执行GB9111-88《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及GB9176-88《桑蚕茧(干茧)分级》两个国家标准过程中出现的抽样代表性问题、漏选下茧时的处理方法、定级中的问题以及与鲜茧标准衔接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以酚醛树脂(PF)作为碳源, 纳米SiO2为硅源, 在1300℃氩气气氛下通过碳热还原反应, 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线。采用X射线分析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的组成、形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C/SiO2纳米线长可达数毫米, 单根SiC/SiO2纳米线由直径30 nm的β-SiC晶体为内核和厚度约12 nm的无定形SiO2壳层组成; 室温下SiC/SiO2纳米线的PL发光峰与β-SiC单晶的发光特征峰相比有蓝移。最后, 讨论了核壳结构SiC/SiO2纳米线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50.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图像水印的认证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图像的频域变换,对载体图像进行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把待嵌入的水印信息通过DES(Date Encryption Standard)进行加密,使得水印成为无意义的信息,嵌入到变换后载体图像的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保证了水印信息的认证性,水印信息难以破译,并且在频域中嵌入,进一步保证了水印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