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正> 1986~1997年共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15例,手术及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4~69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及B超检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其中9例腹主动脉造影显示动脉瘤体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距肾动脉开口最近约2cm。15例中合并高血压5例,不完全右束枝传导阻滞1例,心肌缺血6例。单侧肾功能中度损害1例。14例择期手术,1例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52.
输尿管镜手术通过将特殊的内镜放入输尿管,在窥视下利用各种器械碎石或取石,减少了手术创伤,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术中手术器械及操作对输尿管的刺激常常引起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即使完善的硬膜外麻醉也不能防止输尿管痉挛的发生,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PQN)是对M受体亚型有选择性的新型胆碱受体阻滞剂,能够解除平滑肌痉挛,临床上盐酸戊乙奎醚已被用于治疗胃痉挛和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并有较好的效果[1].  相似文献   
53.
李明勇  韩雪萍 《山东医药》2009,49(23):88-89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外麻组各45例,分别采用全麻及硬膜外麻醉,手术方法相同。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及术后1h、1d、3d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TNF-α水平。结果两组麻醉后及术后CD3^+、CD4^+、CD8^+及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术后3d全麻组各项指标低于麻醉前及硬外麻组(P〈0.0.5);全麻组IL-6术后1h有一过性升高(P〈0.05),全麻组术后1h、1dTNF-α及硬外麻组术后1h TNF-α均降低(P〈0.05)。结论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对手术应激反应抑制程度不同。硬膜外麻醉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较轻.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17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男115例,女61例;年龄28 ~75岁,平均(43.20±10.14)岁.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技术.采用AKI网络推荐标准,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78例和非AKI组98例.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总结AKI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术后AKI发病率44.32%(78/176例),其中21例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住院期间死亡6例,住院病死率3.41%.AKI组死亡5例,非AKI组死亡1例.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死亡风险增加5.28倍(P<0.01).结论 年龄每增加10岁、术前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CPB> 140 min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围手术期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55.
陈向芸  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062-4065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120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QG组),各60例。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对G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QG组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入室后(T_0)、麻醉诱导时(T_1)、气腹建立后10 min(T_2)、关闭气腹后(T_3)及拔管后(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及气道压(Paw)。比较两组术后4 h认知功能评分以及苏醒时、术后4 h、术后24 h警觉与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麻醉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_0、T_1时刻,QG组与G组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2、T_3、T_4时刻,QG组HR和MAP均低于G组(均P<0.05)。T_1时刻,QG组Paw与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刻,QG组Paw低于G组(均P<0.05)。两组术中P_(ET)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G组术后4 h认知功能评分高于G组(P<0.05)。QG组苏醒时和术后4 h警觉与镇静评分均高于G组(均P<0.05)。与G组相比,QG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麻醉满意度较高(均P<0.05)。术后2、12、24 h,QG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G组(均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液体进行急性中度高容性血液稀释对脑肿瘤坐位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坐位行脑肿瘤切除病人2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Ⅱ),Ⅰ组麻醉诱导后采用HES,10mL/kg进行扩容,Ⅱ组麻醉诱导后采用乳酸林格氏液10mL/kg进行扩容。然后均置病人坐位,观察病人坐位前后血液动力学、HCT和电解质平衡的改变。结果 Ⅰ组有效维持了血液动力学的平衡,血K 出现了稀释性下降,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Ⅱ组扩容维持时间短,血K 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HES扩容能有效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但可引起K 稀释性下降。  相似文献   
57.
疼痛是机体受到来自内外环境的伤害性刺激时出现的一种伴有情绪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它对于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就疼痛的定义、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目前疼痛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误区以及疼痛医学的最新进展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发明出几种介于直接喉镜和纤支镜之间的设备,然而截至目前,尚未出现一种理想的设备作为标准喉镜以迅速、平稳地处理困难气道,特别是不可预期的困难气道问题。使用可视喉镜插管时显示的图像可以供多人实时观看,也可储存和重放,便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于是,在气道管理方面,可视喉镜成为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设备。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可视喉镜做一综述,探讨可视喉镜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的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和B组25例(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两组均在相应不同时间点观察BIS值及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组镇痛完全,而B组则镇痛不全。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值,A组85左右,B组在55左右。术毕清醒时间:A组(13.55±5.66)min,B组(43.86±7.83)min。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B组高于麻醉前水平。结论: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全,术后清醒时间较短,麻醉效果优于B组。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颅脑胶质瘤术中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颅内胶质瘤择期切除的病人40例,年龄26~50岁,体质量指数18.5~25 kg/m2。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诱导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B组不行阻滞,2组分别在阻滞前(T0)、诱导后15 min(T1)、手术后30 min(T2)、打开硬脑膜后60 min(T3)、术毕(T4)5个时点记录MAP、HR、CSFP,采集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S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vO2)及脑氧摄取率(ERO2)。结果苏醒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后T3、T4时刻,A组颅内压降低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表现平稳,并有轻度下降趋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0时刻及B组相比,A组T1、T2、T3、T4时刻等脑氧代谢指标改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颅脑胶质瘤手术,可以减轻患者颅内压,改善脑氧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