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患者女,41岁,因咳嗽、咳痰、发热4 d,憋气1 d于2006年11月2日以肺部感染收入院.患者4 d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有低热,体温37.4℃,无寒战,无头痛及关节痛.  相似文献   
22.
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主因"高热、咳嗽21天"于2007年4月26日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患者21天前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咽痛,体温39.8℃,伴有大汗,轻度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无寒战、头痛、关节痛.发热第3天;外院门诊查WBC 4.7×109/L中性粒细胞45%.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呋辛(达力新)抗感染治疗1周,症状无任何缓解.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67岁,主因"发热、咳嗽1个月"于2007年1月1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体检时查X线胸片未见异常(图1).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及少量咯血,体温38.5℃;7d后外院查外周血白细胞(WBC):10.9×109/L,中性粒细胞83.8%,ESR为45mm/1 h;X线胸片示有上肺大片渗出影,其内可见空洞(图2),诊断为大叶性肺炎,给予头孢呋辛和克林霉素治疗4d无效,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抗感染7d,发热无缓解,体温升至39.5 ℃.查痰细菌、真菌培养均阴性,多次痰抗酸染色阴性,PPD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常见的主动模拟肺,从呼吸参数相似度的角度总结了其结构特点,分析了不同模拟肺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呼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呼吸系统的力学特点,指出了动态顺应性的模拟、逐次呼吸改变呼吸参数等是主动模拟肺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5.
8例SARS死亡病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 2年秋天起,一种传染性强的病原不明的非典型肺炎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我国也出现大量确诊病人. 2003年 3月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此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1].从我院感染病房及我院在胸科医院SARS病房收治的SARS病人中,收集8例死亡病例资料. 现把死亡的这8例临床确诊SARS患者进行简要病情分析并讨论.  相似文献   
26.
<正>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呼吸生理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1]的定义,COPD是由于机体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导致的小气道病变(阻塞  相似文献   
27.
病历摘要 患者男,41岁,因全身皮疹伴痒3个月、发热11d,于2010年5月21日以"寻常型天疱疮,发热待查"转入我院皮肤科.患者3个月前背部出现水疱及糜烂面,伴瘙痒,渐发展至全身,1个月前于外院住院,行皮肤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最初每日静脉甲泼尼龙40 mg加口服甲泼尼龙24 mg,5 d后皮疹无明显好转,激素加量至每日静脉甲泼尼龙80 mg及口服醋酸泼尼松30 mg,用药10余天,皮损得以控制.11 d前患者开始发热,体温最高达40.0℃,伴轻微咳嗽、咳痰,皮损处脓培养及血培养均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余天来先后予多种抗生素治疗,包括万古霉素、美洛培南、利奈唑胺等,体温及咳嗽、咳痰未控制.多次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0~20)×109/L,中性粒细胞0.70~O.90,胸部X片及胸腹CT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8.
29.
肺毛霉病三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毛霉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我院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确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3例肺毛霉感染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均为农民,女2例,男1例,年龄42~48岁。例1和例2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例1在确诊次日因大咯血死亡;例2应用大剂量两性霉素B(总剂量2g)治愈;例3为肺鳞癌右上叶切除术后伴支气管狭窄,通过应用大剂量两性霉素B(总剂量1.5g)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成功治愈;例2和例3随诊0.5~1年均无复发。结论肺毛霉病患者痰培养阳性率极低,病死率很高。对临床可疑病例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控制基础病、应用大剂量的两性霉素B和及时的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0.
SARS胸片特点及其动态演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胸片特征及其随病程和治疗的动态演变.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3例SARS患者入院时、极期和恢复期的胸片病变部位、性质, 并对全部系列胸片进行半定量分析,了解其动态演变特点及其与治疗的关系.结果:早期和极期均为下肺野、外带易受累,进展期91.3%的病例为双侧、91.2%为多肺野受累(47.8%两肺野,3个或4个肺野受累均为21.7%).病变特点以渗出性病变为主(斑片和磨玻璃影),密度均匀,边界模糊,具有易变性.17例极期病变的吸收与激素使用或加量有关;部分患者胸片改善与症状好转不同步,胸片与症状同时改善者11例,胸片改善在前者6例,症状改善在前者6例.半定量分析显示,有6例患者胸片出现第2峰,平均时间为13.2天,平均持续5.8天,且多数与患者的症状加重相关.结论:SARS患者胸片具有一定的特征,其动态改变能够反映临床情况,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