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前肺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微创肺癌切除术后肺部主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胸外科接受微创肺癌切除术的22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肺功能参数为用力呼气第一秒呼气容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等.结果 227例肺癌患者,行单侧全肺切除48例,肺叶切除169例,肺段/楔形切除10例.23例患者于术后出现了肺部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0.1%(23/227),其中3例死亡;55例(24.2%)胸腔引流超过7 d.发生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3.23±21.64)%和(94.77±20.00)%,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79.09±22.28)%和(85.21±19.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引流延长及主要并发症呈负相关(P=0.04),Logistic回归分析示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引流延长及主要并发症的OR值为0.985(P=0.093).结论 微创肺癌切除术前肺功能测定仅能预测一部分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DLco对预测术后肺部主要并发症和延迟拔除胸管有意义.  相似文献   
32.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type,MALT-MZ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本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并结合国内相关资料进行文献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热、咳嗽、胸痛,用正规的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和左肺下叶实变,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和CT血管造影征,肺实变内可见扩张的支气管.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是单核细胞为主的渗出液.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支气管镜下可见左肺下叶、右肺中叶支气管狭窄,用支气管镜进行透壁肺活检,病理为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化CD20阳性,CD3,CD5,CD10,CD21,CD23,Bcl2和Bcl6阴性.肺MALT-MZL是肺原发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行有创检查取得病理标本有助于早期诊断.某些临床表现(如周期性发热,肺实变及其内扩张的支气管, 血浆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出现M蛋白等)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肺MALT-MZL属于惰性淋巴瘤,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33.
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着症:3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大量的嗜伊红性磷脂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病变[1].  相似文献   
34.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2岁,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1个月,干咳5天”入院。患者1个月前体检胸片发现左上肺小结节状、斑片状浸润影(图1),无任何自觉不适,查CT示:双上肺尖后段及左上肺前段磨玻璃影和多发小结节影(图2)。10天前查血常规示WBC 11.7×109/L,NE 78.3%,ESR 31mm/h。开始口服利复星0.2g,每日2次。5天前出现晨起干咳,体温37.0~37.4℃。复查胸片示:双上肺渗出性病变,病变范围较前明显扩大(图3)。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史:2个月前单位仓库打扫卫生;1月余前行人工流产术;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史,冶游史,否认药…  相似文献   
35.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我院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治疗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对43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初始使用剂量、最高剂量.根据是否在使用初始剂量后需要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量将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加量组和非加量组,分别比较两组在临床表现、初始剂量和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根据初始3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剂量,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的初始剂量为(170.82±15.89) mg*d-1,范围48~500 mg*d-1,最大甲泼尼龙剂量为(291.44±37.63) mg*d-1,剂量范围48~800 mg*d-1.4例未用糖皮质激素.25例用初始剂量激素后未再加量,14例初始剂量激素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根据病情追加了糖皮质激素剂量.糖皮质激素加量组甲泼尼龙剂量明显增高,达到病情稳定所需时间也较长,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天数也延长.但两组从病情严重程度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组患者绝大多数使用亚冲击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即可获满意疗效,部分患者尚需增加皮质激素剂量,可能与这些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差有关,而并非病情严重造成.  相似文献   
36.
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作为一种病理以肺泡腔、肺泡管或伴有细支气管内肉芽组织增生为组织病理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肺活检技术的发展,通过病理诊断的OP逐渐增加,但多数在诊断时或随访中证实为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SOP)。SOP病因事关治疗的选择和预后,首先需要排除感染、找到结缔组织病的证据,或之前用药以及放疗甚至移植等诱因,多种病变特征的共存及同时累及肺血管和胸膜等提示可能的继发原因,空芯针穿刺或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病理诊断OP需要结合影像以避免遗漏OP周围的肿瘤、肉芽肿和坏死。治疗上无论隐源性或SOP,虽然有较高频率的复发,激素的效果都似乎优于其他肺间质病。总之,真正的隐源性OP实际上相对少见,慎重对待小标本诊断的OP,长期随访有助于了解病变的演变,对寻找真正的病因如肿瘤和结缔组织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性,20岁,主因“高热、咳嗽21d”于2007年4月26日入院.患者21 d前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咽痛,体温39.8℃,伴有大汗,轻度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无寒战、头痛、关节痛.发热第3天,外院门诊查血白细胞4.7×109/L,中性粒细胞0.45.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1周,症状无任何缓解.发热第9天X线胸片未见异常(图1).外院查ESR为35 mm/1 h,C反应蛋白40 mg/L.改用阿齐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7d无效.复查X线胸片显示双下肺纹理增多(图2).胸部CT平扫显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影.  相似文献   
38.
39.
无创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总结对施行无创通气患者的监测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3月35例使用无创通气患者的全程护理并追踪治疗结果。结果 2001年无创通气8例,5例撤机,1例死亡,2例放弃,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2002年无创通气18例,10例撤机,7例死亡,1例放弃,其中8例发生并发症;2003年1~3月无创通气9例,9例撤机,其中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无创通气应用逐年增加,成功率也在逐年上升;正确掌握适应症和操作程序,严密监测并防治并发症,特别是开始应用无创通气4~8h内需要有专人负责和监护是确保成功应用无创通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0.
肺静脉堵塞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肺静脉堵塞病(PVOD)的认识.方法 对1例PVO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PVOD是一种临床少见病,临床表现为进行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影像学特征为肺水肿、Kerley B线、肺动脉高压和右心房室扩大等征象,左心房正常.血流动力学表现为肺动脉压升高,肺动脉楔压(PAWP)和左房压正常.组织病理学可见弥漫性的肺小静脉管腔狭窄和闭塞.结论 重度肺动脉高压、肺水肿和PAWP正常(或左心房内径正常)被称为PVOD三联征,可作为PVOD的临床诊断标准.血管扩张剂可诱发急性肺水肿和猝死,应谨慎使用.PVOD预后不良,肺移植是惟一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