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 分析7例直径超过4cm的岩斜区脑膜瘤患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肿瘤手术显微全切5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一例死亡,术后并发症面瘫2例,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术后颅内感染4例,颞叶脑内血肿2例。结论 经岩骨小脑幕入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暴露十分有利,肿瘤全切率高,岩骨小脑幕入路开颅较复杂、费时及损伤大,Labbe’s静脉容易损伤,并且属于清洁-污染伤口,所以脑水肿脑出血及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主张只有较大而且波及颅中窝的岩斜区脑膜瘤,才使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相似文献   
22.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管理的关键是配合术者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采用控制性降低血压的技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是在诱导麻醉后,通过深度麻醉,扩张血管容量,快速补充相当于自身血容量20%的胶体液,使血液稀释[1]。术中AHH能够减少输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膜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24例复发性和96例非复发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肿瘤形状、有无瘤内坏死、有无钙化、有无骨质改变及病理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肿瘤大小、有无硬脑膜尾征及瘤周水肿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呈蘑菇形,有瘤内坏死、钙化,骨质改变;病理类型不典型或恶性者,可作为复发性脑膜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24.
覃颜  蒋广元  梁新强  宋星志  张征军 《广西医学》2005,27(12):2038-2039
随着CT的普及,迟发性血肿的早期发现已被广大神经外科工作者所熟知。但脑外伤发生脑肿胀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较为少见,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8年来共发现16例,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我院1996年6月至2004年12月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脑膜瘤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1998年2月至2001年8月,我们采取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12例鞍上各类型和不同大小肿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7月采用小骨瓣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颅内胆脂瘤又称皮样囊肿或珍珠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鞍区等,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住颅内胆脂瘤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前循环动脉瘤占各种颅内动脉瘤的绝大多数.1998年1 月至2005年7 月,我科共手术治疗4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因颈部交感神经节切断后氧摄取量增加情况下能选择性改善脑皮质区域的氧供,故探讨颈上交感神经切断对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包括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伴痉挛性瘫痪或肌张力增高者、病程超过3个月、无重大心肝肺肾疾病、头颅CT扫描低密度改变的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颈上交感受神经纤维切断术,术后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肌力及肌张力改变等康复情况。结果:颈上交感受神经纤维切断后,患者肢体痉挛症状改善,50例(50/52)患者的肌张力有不同程度不同下降,43例(43/52)患者的肌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康复有效率为87%(47/52)。经t检验,术前术后肌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上交感受神经纤维切断,能不同程度缓解患者痉挛状态,对痉挛性瘫痪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