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4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41.
目的 观察小儿输液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实施效果,为提升小儿输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输液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护理总满意率、药液残留量、疼痛评分、输液依从性、输液知识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0,P<0.05)。观察组药液残留量少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输液依从性评分及输液知识认知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输液护理中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明显,不仅可提升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家属知识认知度及临床护理总满意率,还可减少药液残留,降低患儿输液疼痛程度,对促进患儿疾病康复有着积极意义,值得...  相似文献   
442.
目的 基于原始时间序列一阶导的相关分析构建功能连接(derivativ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考察其检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脑功能异常的能力以及其对SZ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 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构建仿真时间序列,比较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和dFC刻画时间序列相关性的异同。纳入91例SZ患者和91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计算116个脑区间的FC和dFC,分别针对FC和dFC进行逐条连接的组间比较,再利用多变量模式分析方法基于FC和dFC区分SZ和HC,以评估dFC在SZ辅助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 仿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FC,dFC对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更不敏感,更能反映两个脑区神经活动时间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关系。真实数据分析结果表明,SZ组和HC组间比较FC和dFC结果有较大重叠性,即49条连接的FC和dF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即36条连接仅FC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443.
目的 分析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为小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ACC、Wong-Bak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加强安全管理,提升护理人员技能水平,重视健康宣教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感,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促使患儿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4.
目的 探索内镜射频消融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壶腹癌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9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内镜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壶腹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射频消融次数、胆管支架类型、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患者在内镜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分析射频消融次数、胆管支架类型与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73.0±9.7)岁。25例(50.0%)患者进行过1次射频消融治疗,25例(50.0%)患者进行过≥2次射频消融治疗;6例(12.0%)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均为轻症。平均随访时间22.3个月,共有39例(78.0%)患者死亡,5例(10.0%)患者失访,6例(12.0%)患者存活。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16.9(95%CI:9.1~24.8)个月,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0%、38.5%、27.0%和12.6%。射频消融治疗≥2次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较治疗1次的患者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 (95%CI:9.7~43.7)个月比12.6 (95%CI:4.9~20.3)个月,χ2=3.049,P=0.081]。32例(64.0%)患者采用塑料支架,18例(36.0%)采用金属支架,采用金属支架和采用塑料支架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95%CI:6.1~28.0)个月比15.9(95%CI:6.9~24.9)个月,χ2=0.029,P=0.865]。结论 内镜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壶腹癌的一种安全疗法,多次连续治疗有可能增加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45.
目的 观察分层应变技术用于评估青蒿素保护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砷中毒组、青蒿素低剂量干预组(低干预组)及高剂量干预组(高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只。以NaAsO2对砷中毒组、低及高干预组大鼠灌胃建模;12周后对低、高干预组分别给予青蒿素30、60 mg/kg体质量,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2周。比较末次干预后各组心脏常规超声参数、分层应变参数、心肌损伤标识、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病理改变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分层应变参数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另外3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Endo、GCS-Mid、GCS-Epi),以及心肌各节段圆周应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均降低(P均<0.05);肌肉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升高(P均<0.05)。相比砷中毒组,低、高干预组LVEF、GCS-Endo,后壁、下壁、前间隔圆周应变及SOD、GSH均升高,CK-MB、LDH、TNF-α及IL-6均降低(P均<0.05);高干预组LVFS、前壁圆周应变均升高(P均<0.05)。相比低干预组,高干预组LVEF、GCS-Endo,前壁、后壁、下壁圆周应变,及SOD、GSH均升高(P均<0.05);CK-MB、LDH、TNF-α及IL-6均降低(P均<0.05)。GCS-Endo、GCS-Mid、GCS-Epi与CK-MB及LDH均呈负相关(r为-0.651~-0.865,P均<0.05),与SOD及GSH均呈正相关(r为0.642~0.880,P均<0.05)。砷中毒组大鼠心肌细胞变形,排列紊乱,细胞核不同程度萎缩、溶解;低、高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改变则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分层应变技术可用于评估青蒿素对砷中毒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