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颅底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术前准备,手术入路与方式。方法对8例颅底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例颅底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包括肿瘤主体位于前颅凹者3例,肿瘤主体位于中颅凹者4例,位于颅后凹者1例。其中6例患者一期肉眼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主要肿瘤,术后有4例患者(2例次全切除者,2例怀疑镜下残留者)给予辅助伽马刀放射治疗,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手术方式不尽相同,术前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多学科的配合协作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胶质瘤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MMP-2和TIMP-2与胶质瘤侵袭性及恶性表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MMP-2和TIMP-2在46例不同恶性度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德国LeicaQ550cw图像分析系统测其灰度值作为表达强度的量化指标。结果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3.6%和95.8%;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6.3%和37.5%。MMP-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73.27±13.26和98.63±18.20;TIMP-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210.44±12.95和205.65±9.75。结论MMP-2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可作为胶质瘤恶性表型及侵袭性指标之一。TIMP-2表达在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中无明显差异。MMP-2/TIMP-2的比值与胶质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发生颅脑损伤的因素:(1)钝器伤。如棍棒、砖石和锤等钝器,爆炸落石,高处落下重物,工程事故、塌方及机械力等导致的头部创伤、挤压伤,交通事故中的车辆碰撞等造成的损伤。这类损伤的致伤区域头皮软组织多有较大面积挫裂伤,创口形态不规则,创缘不整,挫伤严重。损伤部位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片错位、凹陷,移位的骨折片可进人脑实质内,硬脑膜撕裂,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脑血管网状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与Von Hippel—Lindau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980年6月-2005年6月诊治的96例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包括其中9例Von Hippel—Lindau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全切78例,大部切除18例,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6.28%,9例Von Hippel—Lindau病患者中,3例死于肾癌。结论:脑血管网状细胞瘤为良性血管性肿瘤,头颅MR可对典型病例作出定性分析,肿瘤实质性者病程缓慢,囊性者病程较短,出血性者起病急骤。发病部位较为恒定,主要在小脑,而以右小脑半球多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切除则可治愈。Von Hippel—Lindau病具有潜在恶性,有家族遗传倾向。对于首先发现颅内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患者,应考虑Von Hippel—Lindau病的可能,应仔细全身检查,排除其它脏器病变,并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76.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ICP)的变化,探讨持续动态ICP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ICP监护组和常规治疗组,ICP监护组根据ICP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根据经验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ICP监护组在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持续ICP监护有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观察TAM对体外培养C6细胞生长状况、迁移能力与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为TAM用于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不同剂量TAM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倍增时间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研究TAM对C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划痕法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FITC标记的可激活穿膜肽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AM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依赖关系;TAM显著抑制C6细胞迁移,存在剂量依赖关系;TAM对C6细胞活性MMP-2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虽然TAM不能抑制C6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但可显著抑制其生长与迁移,因此有望用于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78.
手术治疗癫痫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效果众说不一。本文综述了癫痫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术前癫痫灶定位检查及各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79.
丽珠赛乐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早期应用丽珠赛乐治疗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交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患者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丽珠赛乐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意识状态,GCS评分和自学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丽珠赛乐是安全、较理想的神经功能恢复药,它有提高神经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保护神经元,改善脑代谢。  相似文献   
80.
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局部脑血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的局部脑血流改变。方法对10例正常对照者和23例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的患者行99Tcm-ECDSPECT脑显像。结果10例正常对照者脑实质内放射性核素分布浓度均匀,左右两侧对称,脑皮质部完整,未见局限性浓度稀疏或增浓区。23例术后患者中16例显示脑实质内放射性核素分布浓度均匀,呈正常影像;4例显示患侧核素分布浓度较对侧稍稀疏;1例左基底节区呈放射性核素浓度稀疏;另2例于颞叶内侧部显示为放射性核素缺损。99Tcm-ECDSPECT对脑缺血显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结论99Tcm-ECDSPECT脑显像对判断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局部脑血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