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117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41.
[目的]探讨香草扶正合剂(Xiangcao Fuzheng Mixture,XCFZ)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XCFZ低、中、高剂量组,顺铂组(阳性对照组),并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以双蒸水0.2mL·d-1灌胃,XCF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XCFZ低、中、高剂量0.2mL·d-1灌胃,XCFZ低、中、高剂量浓度分别为0.93g·mL-1、1.86g·mL-1、3.72g·mL-1;顺铂组以0.64mg·mL-1的顺铂溶液0.1mL·(2d)-1腹腔注射,同时以双蒸水0.2mL·d-1灌胃。每天固定时间给药,给药14d。称取小鼠体质量、瘤质量和去瘤后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瘤组织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related 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β,LC3b)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瘤组织Beclin1、Atg5、LC3b、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nc-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 1,ULK1)、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瘤质量降低(P<0.01)。顺铂组抑瘤率最高,其次为XCFZ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XCFZ中剂量可升高小鼠去瘤后体质量(P<0.05),增加肿瘤组织Atg5、Beclin1、LC3b蛋白及Atg5、Beclin1、LC3b、ULK1 mRNA表达水平,并升高Bax/Bcl-2 mRNA比值(P<0.05,P<0.01)。与顺铂组比较,XCFZ中剂量可升高小鼠去瘤后体质量(P<0.01),增加肿瘤组织Atg5、LC3b蛋白及Beclin1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P<0.05)。[结论]XCFZ对肺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与自噬诱导相关;或与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表达,引发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42.
4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连续入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因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509例,依据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50%)分为四组:颅内动脉狭窄组(198例)、颅外动脉狭窄组(107例)、脑动脉狭窄组(55例)及无脑动脉狭窄的对照组(149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血尿酸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尿酸异常患者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88,P=0.007);将所有患者按血尿酸水平4分位分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增加(χ2=9.230,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比值比(odds ratio,OR)1.005,P=0.001]。同样方法分析颅外动脉狭窄组与尿酸的关系未得到显著性结果。
结论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信号通路Smad1、Smad5和Smad4表达的调节作用及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机制。方法 在体外分别用含淫羊藿甙0、10-9、10-8 和10-7 mol/L的条件培养液干预MC3T3-E1细胞。给药后第1天、2天和3天,分别应用四甲基噻唑蓝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用速率分光光度法测定碱性磷酸酶含量,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mad1、Smad5、Smad4及骨钙素、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于细胞生长的第21天观察钙结节数量。结果 淫羊藿甙含量为10-8 mol/L时,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最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数量明显增加;淫羊藿甙作用细胞第1天、2天和3天时,10-8 mol/L组细胞Smad1、Smad5和Smad4 mRNA的表达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第3天时10-9 mol/L和10-7 mol/L组表达明显减少;第2天时,10-8 mol/L组细胞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保护素mRNA和骨钙素、Smad1、Smad5和Smad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淫羊藿甙通过直接刺激 MC3T3-E1细胞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Smad1、Smad5和Smad4的表达,且以表达水平同步增高的方式促进其成骨性分化。  相似文献   
4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社区人群左心房应变率,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社区人群,共708例脱机处理,根据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二尖瓣环组织、肺静脉血流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分组:A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B组(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受损组)、C组(左心室舒张功能中/重度受损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测量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e和舒张晚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a。结果:①B组、C组SRs较A组降低,分别为(1.07±0.35)s-1、(0.90±0.24)s-1和(1.12±0.28)s-1(P<0.01),B组、C组SRe较A组亦明显降低,分别为(-0.79±0.35)s-1、(-0.65±0.29)s-1和(-1.02±0.33)s-1(P<0.01);SRa在B组高于A组[分别为(-1.60±0.58)s-1和(-1.48±0.47)s-1,P<0.05],亦高于C组[分别为(-1.60±0.58)s-1和(-1.24±0.48)s-1,P<0.01],且C组显著小于A组[分别为(-1.24±0.48)s-1和(-1.48±0.47)s-1,P<0.01]。②SRs、SRe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8和-0.366,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率,可间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外源性重组人CREG-Fc融合蛋白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小鼠血管重塑作用。方法选取20只8周龄雄性C57 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处理组、AngⅡ+CREG-His蛋白治疗组及AngⅡ+CREG-Fc蛋白治疗组,每组各5只。AngⅡ及蛋白均通过皮下埋置微渗透泵方式持续给药28 d。通过尾套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心率及血压。HE染色检测主动脉厚度,Masson染色检测主动脉纤维化情况,评价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7、14、21、28天AngⅡ处理的3组小鼠的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CREG-His组第7、14、21、28天收缩压显著低于单纯AngⅡ处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CREG-Fc组第21、28天收缩压显著低于AngⅡ+CREG-Hi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CREG-Fc融合蛋白可对抗AngⅡ诱导的血压升高及血管重构,并且后期治疗效果优于CREG-His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 讨 酒 精 使 用 障 碍(AUD)家 族 史 对 男 性 不 良 饮 酒 行 为 及 AUD 患 病 的 影 响。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 2016 年 1— 12 月调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 10 个单位的 1 379 名在 职男职工,根据是否有 AUD 家族史分为有酒依赖家族史(PFH)组(n=452)和无酒依赖家族史(NFH)组 (n=927)。采用自制问卷、自我报告方式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和酒精使用情况;采用 AUD 筛查量表、酒精 依赖量表分别评估受试者饮酒风险水平和酒精依赖程度;采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 版》诊断 AUD;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受试者抑郁情绪、焦虑情 绪和睡眠情况。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生 AUD 的危险因素。结果 PFH 组首次饮酒年龄低于 N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9,P<0.05)。PFH组经常饮酒、独自饮酒、空腹饮酒、快速饮酒、喝闷酒、 近 1 年每周饮酒 6 d、饮中度白酒、重度饮酒、饮酒后醉酒、狂饮的发生率均高于 NFH 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χ2 =50.930、11.856、19.165、26.808、11.809、49.897、39.483、19.534、63.310、21.643;均P< 0.01)。 PFH 组高风险饮酒、酒依赖、AUD 发生率高于 NFH 组[56.9%(257/452)比 34.1%(316/927)、14.4%(65/452) 比 6.8%(63/927)、52.0%(235/452)比 30.5%(283/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4.866、20.757、59.678;P< 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后,有 AUD 家族史是在职 男职工发生 AUD 的危险因素(OR=1.838,95%CI=1.430~2.364,P< 0.01)。结论 具有 AUD 家族史的男 性更容易发展不良饮酒行为,AUD 家族史是发生 AUD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音色的识别能力,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与听力正常者在音乐音色感知中的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组为人工耳蜗植入时间≥0.5年的成年语后聋患者30例,对照组为30例听力正常成人。使用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 u .S .I .C )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不同音色(包括来自不同乐器家族且具有代表性的六种乐器以及男高音、女高音)识别能力的测试,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识别正确率。结果①实验组音色识别正确率49.23%±18.93%,对照组90.23%±12.28%,后者高于前者( P<0.001);实验组识别正确率:男高音(76.7%)最高、钢琴(73.3%)次之,吉他(23.3%)最低。②实验组对每种音色的错选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选择更为分散,其中将吉他误选为钢琴的错选率最高(66.7%);其次为长笛错选为小号(33.3%)。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音色的识别能力低于听力正常者,并且容易造成弦乐器之间、管乐器之间的混淆。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以含表面活性剂的缓冲溶液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和日落黄。方法为实践绿色分析理念,分析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本研究优化了流动相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和p H值。样品经处理后,以C18柱为分离柱,0.5%Triton X-100-5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 H=7.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多波长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4种合成着色剂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回收率为97.8%~102%,RSD为0.5%~2.0%,最低检出限为0.1 mg/kg~1.0 mg/kg。本法与国家标准方法 GB 5009.35—2016比较,实际样品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检市售饮料中4种合成着色剂都有添加,含量均小于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限值。结论该法不使用有机溶剂,绿色环保;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饮料中4种合成着色剂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鉴定携带新型冠状病毒S、N和M基因的疫苗在BALB/c小鼠上的T细胞表位。方法 用携带新型冠状病毒S、N和M基因的DNA疫苗和痘病毒载体疫苗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末次免疫1个月内取小鼠脾细胞,用ELISPOT法检测其对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多肽的T细胞免疫反应,筛选出具有阳性反应的多肽片段,并对其表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S、N、M基因分别鉴定出12、2、17条阳性多肽。S基因中多肽S49、S50、S100、S101、S102、S103阳性反应率为100%,且免疫刺激指数最高;覆盖M蛋白全长的41条多肽中有7条能刺激50%以上的小鼠产生阳性反应。预测分析结果显示,S、N、M基因分别有10、1、16个MHC-1 H-2限制性表位,主要位于S基因的RBD区、N基因RBD区以及M基因的跨膜区。这些表位在SARS-CoV-2及其变异株、SARS-CoV中高度保守。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DNA疫苗和痘病毒载体疫苗诱导了针对多个基因、多个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未来通用型疫苗设计应包含能诱导细胞免疫的多个抗原,特别是包含保守表位的结构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