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汪鑫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05-105,10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19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要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感差、并发症出现概率低,术后极易恢复等特点,在临床中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对癌症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医院开展GPM病房后出院的230例患者进行延续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其中每组患者均有5例因病离世未能完成调查),3周后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疼痛治疗效果、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给予癌痛患者延续护理有利于GPM病房癌痛患者居家后的癌痛规范治疗,满足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3.
听神经瘤位于桥小脑角区,术区范围较小,位置深,又邻近重要的神经结构,手术难度大。由于显微外科的发展,听神经瘤的手术疗效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手术死亡率显著下降。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神经内镜及神经导航技术在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肿瘤的全切率及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得到大幅提高。本文通过文献学习,对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常用的一些辅助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优缺点逐一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54.
汪鑫陈蓉  晏菊姣 《中国药师》2019,(12):2331-2335
摘 要 目的:对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及注射剂中主要有关物质进行定性研究。 方法: 采用LC PDA MS/MS、UPLC TOF MS及核磁共振仪(1H NMR)对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及注射剂中主要杂质Ⅰ和Ⅱ进行结构解析与确证。 结果: 对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及注射剂中检出的2个主要杂质Ⅰ和Ⅱ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对其进行了溯源,确定其为原料药合成副产物。 结论: 本研究推断杂质Ⅰ和Ⅱ分别为甲磺酸帕珠沙星甲酯和甲磺酸帕珠沙星乙酯,为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及其注射剂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病例行6次脉冲射频治疗无效,予以阿霉素脊神经后根毁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水下牵伸、关节松动对下肢损伤并发膝关节僵硬患者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水下组各49例,2组患者物理因子、肌力训练等治疗方法相同,常规组在陆地上行牵伸、关节松动治疗,水下组的牵伸、关节松动治疗在水下完成。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ROM)、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膝关节Lyshlom评分的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ROM和Lyshlo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1),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水下组患者ROM和Lyshlom膝关节评分均大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水下牵伸、松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少治疗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讨论全结肠一直型肠套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7例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病历资料。结果:7例中3例误诊。7例均手术治愈。结论: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的病因及发病机理,除了其它类型肠套叠有相同的病因病机外,它还同时存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其结肠系膜游离,未将结肠固定于后腹壁,使结肠活动度增大所致。诊断主要依据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肿块,再结合B超、钡灌肠确诊不难。肛门指诊对本病有权重要的意义。发现套叠肠段由肛门突出,或指诊触及套叠肠段,或钡灌肠发现肠套位置较低,要考虑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的可能。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套叠紧密,不易松懈复位,且多合并肠坏死,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可同时解决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问题。非手术治疗无故。  相似文献   
59.
目的:讨论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的易感人群,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1990~2002年收治1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病历资料。结果:误诊为阑尾炎开腹4例,误诊为胃穿孔开腹2例,明确诊断6例。开腹病人行阑尾炎切除4例。12例病人均痊愈。最后均经细菌学及PCR检查诊断为淋菌感染。结论:女性由于腹腔通过输卵管、子宫及阴道与外界相通是本病多发的病理生理基础。本病误诊的重要因素是医务人员对其不够重视,病人往往隐瞒病史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对本病的诊断要重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了解病人的性接触史,常规行阴道分泌物及腹穿抽出液的细菌学检查。本病一经确诊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个别病人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同时建议对患者的配偶进行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60.
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ycoptasma Pnevmonia,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它对人类的致病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婴幼儿。本组资料中伴有肺外表现24例,血常规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贫血,急性C反应蛋白(CRP)介于正常与略高于正常之间,治疗以加用阿奇霉素为显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笔者收集院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3岁。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气喘、哭吵为主。年幼者咳嗽以呛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