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8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以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认知能力(MMSE)评分、尿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DL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MMSE评分增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尿AD7c-NT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尿AD7c-NT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患者,疗效良好,可增强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智力,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尿AD7c-NTP水平。  相似文献   
112.
腹膜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来源较广泛,开展规范化治疗对腹膜癌患者至关重要。腹膜表面肿瘤协作组国际联盟(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PSOGI)制订了腹膜癌临床指南,本文为国际腹膜癌治疗指南中文版,该指南共分四部分:术前评估、腹膜癌手术、腹膜癌化疗及临床路径。其中,术前评估主要包括术前CT检查、预后评估模型、诊断性腹腔镜探查、腹膜癌指数及细胞减灭程度评分;腹膜癌治疗原则是以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围手术期化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但完全CRS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腹膜癌化疗主要包括围手术期化疗及区域性化疗。最后,本指南概述了腹膜癌的临床路径。经PSOGI执行委员会秘书长许可,发表该指南中文版。   相似文献   
113.
李雁 《云南医药》2014,(3):313-314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之一。大多数患者经牵引闭合、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对于复杂的远端粉碎性桡骨骨折,由于桡骨丢失较多、关节创伤严重、关节面不平整,治疗后极易引起桡尺、桡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需要进行复位固定治疗。而桡骨远端骨折又为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所致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骨质疏松加高能量损伤引发的粉碎性的骨折,其骨折多累及到关节面,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0例外伤性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渗盐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比较2组治疗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氧自由基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3d、7d和14d时脑水肿体积显著缩小,治疗后7d、14d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氧自由基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O、LPO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渗盐水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疗效可靠,能够显著缩小脑水肿体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5.
摘 要:[目的] 分析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组方规律及特点。[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收集并整理从1995~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英文文献,包括临床观察、个案报道、经验总结、经典方剂记载等记录方剂,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温阳法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以温阳法为治疗方法的方剂共86个,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物有10味,其中前3位分别为附子、黄芪、甘草;关联度分析发现常用中药药对15对,并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出核心组合32个,挖掘新处方8个。[结论] 温阳法指导下的温阳类中药抗肿瘤方剂存在一定的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分析腹膜癌患者的自然病程,探索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35例腹膜癌患者完整的生存数据,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因素。结果:135例腹膜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2个月(95%CI:10.6~13.8)。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下述10项因素影响预后:年龄(P=0.002)、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P<0.001)、营养不良(P<0.001)、初治TNM分期(P<0.001);原发肿瘤部位(P<0.001)、既往手术(P<0.001)、既往化疗(P<0.001)、既往放疗(P=0.028)、既往中药治疗(P=0.007)、合并脑梗死(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下述5项独立预后因素:KPS评分(HR=4.986,95%CI:2.540~9.787,P<0.001)、营养不良(HR=3.164,95%CI:1.704~5.877,P=0.001)、初治TNM分期(HR=2.632,95%CI:1.344~5...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方对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方法:收集肺癌患者共711例,根据是否接受中药治疗将患者分成中医组360例和对照组351例,并回顾性分析两组间PFS有无差异。结果:总体患者比较,中医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65个月,对照组为3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Ⅱ期患者中医组mPFS为72个月,对照组为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Ⅲ期患者中医组m PFS为26个月,对照组为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32);Ⅳ期患者中医组m PFS为12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53)。结论:扶正祛邪方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118.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血瘀证与血液高凝状态、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39例(包括回顾性与前瞻性病例)临床大肠癌患者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采用血浆分离技术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Angiogenin、ANG-2、EGF、bFGF、HB-EGF、HGF、Leptin、PDGF-BB、PIGF、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差异表达。结果①总体上,大肠癌患者中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比例约为1∶4。②大肠癌患者术前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且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P0.05)。同时,术后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也呈现一致的变化,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③术前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P0.05);术后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的男性及女性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大肠癌血瘀证组患者的血清Angiogenin、ANG-2、EGF、bFGF、HB-EGF、HGF、Leptin、PDGF-BB、PIGF、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结论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大肠癌血瘀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清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明显更高,提示中医血瘀证与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膝关节控制的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脑卒中患者2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促通技术运用、运动再学习等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针对膝关节控制能力的强化训练,主要是膝关节0°~15°范围内屈伸的控制训练。训练频率1次/d,30~40 min/次,训练时间为8周。于训练前以及训练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指标评测。包括5次坐立试验(FTSST)、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MWS)、平衡功能和步态测评、下肢伸膝肌群肌力测试。结果:对照组FTSST、10 MWS、下肢伸膝肌群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经过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BS、TGA、下肢伸膝肌群肌力较训练前有明显提高。结论:膝关节控制能力的加强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降低患者的跌倒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治疗过程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成像特征,评价其对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确诊并进行随诊治疗的11例(22只眼)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立即终止妊娠,经予硫酸镁解痉、硝苯地平降血压、甘露醇利尿脱水及糖皮质激素促进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等治疗。分别在发病时、产后3、7、28d检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检测黄斑中心视网膜形态及厚度(CRT),对治疗前后BCVA、视网膜神经上皮形态及CR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产后第3、7、28d检查,患眼平均BCVA比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3d视力提高明显,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OCT检查所有患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神经上皮层结构破坏;治疗后神经上皮完全复位。结论OCT可明确显示妊娠期高血压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治疗过程中神经上皮脱离形态、厚度及结构恢复情况,可为妊娠期高血压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无创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