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1.
背景:自从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技术成功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后,一直在尝试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例胸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患者,男2例,女7例,均有背部疼痛等症状,其中2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采用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治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与结论:操作成功率100%,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示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治疗后24 h症状均有缓解,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显示原有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血管瘤无复发。结果可见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安全有效,它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增加椎体的稳定性,预防压缩性骨折、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张洪燕  孟蓉晖 《现代保健》2011,(12):101-102
目的对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行经皮内镜下目造瘘术(PEG)的观察和护理,总结PEG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中的早期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自2007年12月~2010年12月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行PEG手术并给予肠内营养的的病例,总结PEG术后的观察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12例PEG术后患者无置管并发症发生。带管时间30d~1年,4例患者带管出院,1例患者院外恢复正常进食后回院拔管。5例院内正常进食后拔管。2例院内正常使用。结论PEG于术操作简单且安伞系数高,能够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护理便捷、安全,并发症少,适于家庭喂养,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在案例辅助导向教学(CBL)基础上,辅助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多介质3 D打印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授课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该科室轮转的46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分为CBL对照组(n=23,CBL组)和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3 D打印辅助CBL试验组(n=23,3 D组).CBL组采用典型病例及问题导向、多媒体小班课讨论式教学.3 D组在CBL方式基础上,对选取的典型病例,制作多模态影像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和多介质3D打印实体模型,用于讨论互动.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结果 CBL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82.37±6.52)、(40.29±4.22)分,3D组分别为(87.99±5.34)、(43.69±3.78)分,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D组满意度较CBL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CBL教学中,辅助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3 D打印技术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马琳丽  张洪燕 《河北医学》2016,(9):1529-1530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变化。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行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采用眼部A型超声测量系统(A超)检测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1周与手术前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变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比较,各检测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央角膜厚度、玻璃体腔长度与眼轴呈正相关( r=0.721、0.901,P<0.05)。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术不能改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  相似文献   
15.
眼球结核1例     
患者 ,男 ,30岁 ,维吾尔族。左眼球胀痛 1年 ,失明 6个月 ,初始仅感左眼球胀痛 ,视力模糊 ,伴左侧头痛 ,无恶心及呕吐 ,无发热、盗汗及消瘦 ,未做治疗。后左眼视力渐减退。于 1996年 10月左眼视力消失 ,于 1997年 3月 2 5日入院。体检 :视力 :右 1.2 ,左光感消失 ,左上睑水肿 ,上方作者单位 :8430 0 0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周先华 ) ,病理科 (李志红、张洪燕 )球结膜水肿 ,角膜可见新生血管 ,瞳孔缘虹膜新生血管浸润 ,左瞳孔 7mm ,对光反射消失 ,晶体混浊 ,玻璃体及眼底窥不清 ,眼压T 2。临床诊断 :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臂X光机下经椎弓根脊柱椎体病变穿刺的取材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形臂X光机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脊柱椎体病变穿刺术,对27例患者进行椎体活检,其中胸椎病变18例,腰椎病变9例.术中使用PKP穿刺通道系统,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病灶取材率为100%.其中25例为阳性结果,2例为坏死组织无法诊断,椎体活检阳性率为92.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臂X光机下经椎弓根穿刺椎体活检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阳性率高,是取得病理诊断较为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多媒体在<护理学基础>中专护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16名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就<护理学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8%学生对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感兴趣.70.6%学生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优势在于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图文规范、声像清晰"增强了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不足片面追求动画效果,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学生长时间地注视容易产生视疲劳.结论;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从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技术成功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后,一直在尝试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9例胸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患者,男2例,女7例,均有背部疼痛等症状,其中2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采用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治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 结果与结论:操作成功率100%,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示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治疗后24 h症状均有缓解,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显示原有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血管瘤无复发。结果可见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安全有效,它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增加椎体的稳定性,预防压缩性骨折、防止复发。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β_2—微球蛋白(β_2—m)、铁蛋白(SF)RIA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大量报导,特别发现多种血液病及实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浓度异常增高,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报告14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清β_2—m、SFRIA结果,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本文选用1988年~1992年收治的14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06例,女性27例,年龄5岁~77岁,平均41岁。何杰金氏病(HD)31例,非何杰金氏病(NHL)11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QRS波时限的相关性。方法 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组(LVEF≤45%)和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组(LVEF45%),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Ⅲ级27例、Ⅳ级29例。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胱抑素C、NT-proBNP、QRS波时限、LVEDD和LVEF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HF组和DHF组的NT-proBNP、LVEDD、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HF组NT-proBNP、LVEDD、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高于DHF组,而LVEF低于DH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级、Ⅲ级的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低于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级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低于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ysC与NTproBNP、LVEDD、QRS波时限呈正相关(P 0.05);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CysC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并与QRS波时限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反应患者的严重程度,两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