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行急诊PCI,共置入了66枚支架。观察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率和术后1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53例急诊PCI获成功,未发生与PCI相关的并发症,术后达TIMI3级血流53例,心电图ST段回落41例,术后1月内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致死亡1例,其余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22日单纯置入Firebird支架的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患者72例。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术)、心绞痛发作情况等。结果 72例患者术后随访10~24(16.54±6.68)个月,57例心绞痛症状消失(79.17%,57/72),14例心绞痛复发(19.44%,14/72),1例猝死(1.39%,1/72)。再狭窄2例(2.78%,2/72),随访期间发生猝死1例,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病例。结论国产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患者中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3.
刘伟  宁彬  董西学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5-1216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行急诊PCI,共置入了46枚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8例,下壁心肌梗死21例,高侧壁心肌梗死2例。结果41例急诊PCI均获成功,38例置入支架,3例仅行单纯球囊扩张,未发生与PCI相关的并发症,住院期间1例因输液反应导致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死亡,其余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访12个月,有1例术后8个月再次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其余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急诊PCI应用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门静脉栓子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门静脉栓子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细胞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其中1例合并血栓)和3例经CT、实验室检查及抗凝治疗证实的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3例门静脉瘤栓患者,超声造影动脉期见瘤栓呈线条状或点状快速增强,门静脉期管腔呈充盈性缺损.1例瘤栓合并血栓形成患者,动脉期栓子部分快速增强,部分始终未见增强,门静脉期管腔呈充盈性缺损.3例门静脉血栓患者,动脉期未见栓子增强,门静脉期管腔呈充盈性缺损.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良、恶性门静脉栓子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与心房颤动(房颤)首次射频消融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在CARTO3系统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并恢复窦性心律,术中对消融压力-时间曲线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复发,根据术后随访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对压力数据进行两组比较,探讨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与房颤首次射频消融复发的相关性。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房颤复发18例,未复发51例。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左房前后径:[(45 ± 7) vs.(39 ± 7)] mm, P<0.05,首次发现房颤至手术时间 [24(8,60)月 vs. 7(1,24)月, P<0.01)],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5.64 ± 0.59) vs. (5.06 ± 0.46), P<0.01,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和左房前后径可做为房颤患者首次射频消融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95%置信区间、P值分别为(9.489, 2.080~43.280,P<0.01)和(1.152,1.019~1.302, P<0.05)。 结论 压力变异性及左房前后径可做为心房颤动患者首次行射频消融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断层成像技术(TUI)评价产前超声对胎儿肛门直肠发育的诊断价值,从而为产前超声诊断肛门闭锁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315例正常单胎孕妇,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9±3)岁,孕周为19~40周。应用TUI技术分别测量胎儿肛门括约肌直径(ASD)、肛管直径(ACD)及肛管长径(ACL)。各测量值与孕周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取得ASD、ACD及ACL与孕周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及曲线。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观察对ASD、ACD及ACL测量的可重复性,以此评价测量的可靠性。 结果所有胎儿应用TUI技术胎儿肛门直肠部位显示率为97.8%(308/31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胎儿ASD、ACD及ACL与胎儿孕周呈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ASD:Y=-0.001X2+0.421X-1.726(r=0.83,P<0.01);ACD:Y=0.418X-4.207(r=0.89,P<0.01);ACL:Y=0.526X-1.062(r=0.87,P<0.01)。 结论TUI技术评价胎儿肛门直肠结构的发育可作为产前观察胎儿肛门直肠结构的一种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提高胎儿肛门直肠结构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47.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MI,其中33例接受CEUS检查,13例接受颈动脉斑块内膜剥脱术(CEA)获得病理结果。评价SMI结果与CEUS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1例,1分22例,2分24例。CEUS结果显示新生血管评分0分5例,1分8例,2分20例,SMI与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07,P<0.001)。病理检查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2例,1分5例,2分6例,与SMI有较好的相关性(r=0.75)。结论 SMI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对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采用超声造影(CEUS)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特征与斑块中新生血管及弹性蛋白形态等病理特征及其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2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6个月内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非致死性脑卒中将其分为症状组(n=40)和非症状组(n=84),比较组间CEUS增强等级差异;其中60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并获得病理学结果,评价CEUS增强等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弹性蛋白形态的相关性;以Ⅱ级增强为标准判断斑块易损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CEUS判断斑块易损性的效能。结果 症状组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等级高于非症状组(P<0.05)。斑块CEUS表现为0级增强时,其内弹性蛋白以波浪状为主;Ⅱ级增强时,以平直或断裂状为主;不同增强等级斑块弹性蛋白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CEUS增强等级与其微血管密度(MVD)呈正相关(r=0.62,P<0.01)。CEUS判断斑块易损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6%、61.91%、78.00%和57.00%。结论 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较多,其CEUS增强等级与新生血管数量及弹性蛋白形态有关;CEUS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脑外伤灶的分型、边界显示、范围测定以及判断灶内脑组织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神经外科实施急诊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观察外伤灶的特点,判断其类型;对术中超声分型不明确或边界显示不清的外伤灶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确定类型,明确边界,测量范围,并与常规超声、术前CT及手术结果对照;根据外伤灶内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判断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及存活状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指导术者实时调整手术方案.结果 83例患者经术中超声检查发现148个脑外伤灶,其中32个外伤灶分型不明确或边界显示不清,应用超声造影均准确分型并清晰显示边界;不同类型脑损伤灶的超声造影表现不同,绝对峰值强度存在差异,且随灶内脑组织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减小;同一外伤灶的范围,超声造影显示更准确,其测量值均较常规超声测值大(P=0.01);超声造影后,术者根据反馈信息对21个脑外伤灶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及时调整.结论 术中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对各种脑外伤灶准确分型,超声造影可明确外伤灶的范围且可对灶内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作出判断,指导术者及时调整手术方式并为手术操作的精准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训练双流神经网络自动区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方法 使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15例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和110例易损颈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844段超声造影视频,将其中744段视频作为训练集,训练双流神经网络, 得到在训练集上区分效果最佳的神经网络。将剩余的100段视频作为测试集,测试该神经网络自动区 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 结果 神经网络在训练集上区分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 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3%、87%、97%、96%、90%、29和0.13,在测试集上相应的 结果分别为80%、70%、90%、88%、75%、7和0.3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上,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双流 神经网络判断斑块易损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和0.84,均P<0.001。 结论 利用已知病理结果的超声造影视频,将其输入到双流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能得到较好的自 动区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