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 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入院后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稳定斑块组51例、颈动脉AS易损斑块组46例,无斑块组31例。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干预治疗,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结果 ①治疗前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血清MMP-9浓度分别为(419.93±113.12)μg/L和(271.45±80.34)μg/L,均高于无斑块组(147.36±23.62)μg/L,易损斑块组也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1)。②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下降至(242.58±101.63)μg/L、(191.36±79.28)μg/L和(126.72±22.86)μg/L,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MMP-9的水平与AS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性相关,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MMP-9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各参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对象均行MR常规、DCE-MRI及DWI检查。分析前列腺增生(BPH)及PCa的DCE-MRI信号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及各参数相对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各参数与PSA相关性分析。结果 BPH及PCa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分别为(82 903.45±26 594.31)ms vs(69 073.56±17 438.00)ms、(188.31±36.86)vs(215.69±59.66)、(109.14±13.78)vs(121.71±20.82),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的TIC多表现为Ⅰ型或Ⅱ型,PCa的TIC多表现Ⅲ型,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与PCa平均ADC值及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分别为(1.0±0.24)×10-3 mm2/s vs(0.7±0.22)×10-3 mm2/s、(0.36±0.09)×10-3 mm2/s vs(0.49±0.09)×10-3mm2/s,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3%、89%、74%,DW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8%、82.9%、80.7%,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85%、94%。PSA与ADC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DCE-MRI及DWI对PCa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P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ADC值有助于对PC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选取2021年1至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口服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8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40例, 利拉鲁肽组在原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治疗, 均治疗16周后, 观察两组PDW、cIMT、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 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cIMT变化量的影响因素, 分析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PDW和cIMT的影响。结果利拉鲁肽组最终共38例患者完成研究, 其中男23例, 女15例, 年龄30~69(56±11)岁;对照组4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 男18例, 女22例, 年龄39~67(59±7)岁。治疗16周后, 利拉鲁肽组的PDW及cIMT分别为(12.8±1.6)fl、(0.85±0.08)mm, 均低于治疗前的(15.0±1.6)fl、(1.14±0.10)mm(t分别为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