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21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索医疗机构伤害报告方法、种类和报告质量的评价方法。[方法]2002年在上海市金山区建立伤害报告监测点医院3家,确定报告伤害11种,实行48h内的伤害报告卡上报方式,并对报告工作进行评价。[结果]2002年8月,3家医院报告伤害234例,其中交通事故占32.47%,跌倒占20.51%,机械性损伤占39.74%;抽查7~8月报告卡108份,填写有漏项或/和错误的97份(占89.81%),填写缺项249项(缺项率9.22%)。抽查发现,10月门(急)诊伤害病人占就诊病例总数的30.89%。调查医务人员31名,认为有必要开展伤害报告工作的占51.6%,认为开展伤害报告的关键依次是建立制度、加强培训、领导重视、奖惩挂钩。[结论]建立完善伤害监测管理系统,规范和统一伤害分类和标准,开展符合国情的伤害报告监测工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高磁通量密度对永久起搏器的干扰风险。背景:多种形式的电磁能量可能对植入的起搏器功能产生影响。目前尚无临床研究报道关于电源线或电装置附近的磁场对起搏器影响的特异、相关信息。方法:24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在12导联心电监测下连续进行250次测试。一个专用的暴露系统产生50Hz频率和最大100-μT的磁通量密度,同时电场值控制在0.10V/m。结果:3例植入单极感知程控起搏器的患者记录到非同步模式的转换,1例患者在持续性模式转换后出现了有症状的起搏抑制。除了与特殊夺获监测系统的单纯相互作用外,没有观察到磁场对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03例105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少。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安全、经济、简单、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可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电化学治疗(electrochemicaltherapy,ECHT)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经开腹在直视下将特制的正负电极插入瘤体,通过电化学治疗仪将直流电施加于肿瘤,利用其产生的电离、电渗析作用,改变肿瘤组织生存的内环境,使肿瘤细胞代谢紊乱,发生变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中局部可注入带正电荷的平阳霉素与高渗氯化钠溶液,以加速电化学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结果全组75例均为Ⅲ期,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5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6%,73.5%,4例生存期已超过5年。结论电化学治疗肝癌疗效确切;创伤小、方法简便、安全性高、痛苦小、出血少,可避免肝叶切除术后所致的切面渗血,瘤体破裂及胆瘘等问题;不需阻断肝血流,可减少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采用多电极合理设置的电化学治疗,并辅以肝动脉插管留置药泵周期性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5.
杨世权 《中医杂志》2006,47(11):872-872
答: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创立的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被后世誉称为“经方”。纵观《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用经方的主要思维方法是“有是证用是药”,追求“汤证相应”的契合关系,即张仲景所云:“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通脉四逆汤方后注》)。今人应用经方,必须熟悉张仲景的这种思维方法,掌握经方应用的辨证要点,才能提高疗效。抓住该方的主症:每一个经方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适应范围,经方与适应范围的结合则称之为汤证,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每一个汤证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证候群,其中又有“主症”…  相似文献   
106.
目前,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耐药性、不良反应已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问题,我国也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正确、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作者在陕西省咸阳市3家医院抽取部分病历,对其中使用抗生素药物的病历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3年来,笔者应用云南白药配合应用654-2以及新洁尔灭联合治疗36名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人发生的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病人均来自门诊,参照《诊疗常规》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1],而且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确诊为  相似文献   
108.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945年由Wahren首次描述,青少年的椎间盘正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发生退变,一般不易发生椎间盘突出,加之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易延误诊断,故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多年来对其病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尚存在争议。自1990~2004年我院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169例,其中青少年患者36例。经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发病率逐年增长。近年来提出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反复发作往往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故主张在抗真菌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及结合现代研究成果 ,选用黄连、黄芪、肉桂等六味中药组成抗真菌Ⅰ号方(AF - 1)进行有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以期发现一种既能较好抑制念珠菌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内服制剂 ,为今后临床用中药内服治疗念珠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和新的方法及思路。本实验拟观察其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1 材料与方法材 料 药物及制备“AF - 1…  相似文献   
110.
喉返神经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颈部手术中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30具(60侧)成人颈部尸体标本,对喉返神经及其分支进行定位观测,并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喉返神经横径为(1.92±0.35)mm。(2)喉返神经行于气管食管沟内,但也有少部分离开一定距离斜行人沟内,尤以右侧常见。(3)87.0%喉返神经分支形态呈树枝状;13.0%喉返神经分支与分支或分支与交感神经间吻合成袢状。(4)喉返神经在喉外一般有2-5条分支,以3、4支型多见,占71.7%。(5)93.3%喉返神经的喉支在距甲状软骨下角尖端(16.5±7.2)mm处分为前、后支,喉外支多在其下10.5~70.2mm范围内发出。前、后支可在甲状软骨下角尖端的前下、后下和直接下方入喉。(6)61.7%喉返神经分支发出部位在甲状腺下极平面以上,距甲状腺下极(10.2±7.1)mm;4.0%分支发出部位与甲状腺下极相平齐;31.7%在其平面以下,与之距离为(8.5±5.6)mm。(7)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之后者为多见,占46.7%;但左右有明显差异,左侧神经位于动脉之后的多见,而右侧神经位于动脉之前的多见。结论在颈部手术中应注意喉返神经的各种变异,通过显露和辨认喉返神经防止其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