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以永顺县羊峰乡青龙村土家族社区为例,通过搜集青龙村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和村民口述的各宗族社会历史资料,经过古今资料对比分析发现青龙村的各宗族都有谱书或续修了谱书、组织了大规模祭祖、维修或准备维修祠堂、重组宗族组织,有的还选举了族长等,这些都表明青龙村的宗族已经复兴。在其他地域或民族中,这些现状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就这个意义上说,青龙村当代复兴的宗族不是孤立的点,它是全国宗族复兴的一个折射。  相似文献   
22.
从《容美纪游》看容美土司的对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美土司不仅是湖北地区土司的霸主,也是湖广地区的四大土司之一.正史中有关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记载较多,而对于土司内部的关系却存在记载的缺失.<容美纪游>对容美土司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有较为详实的记录,是研究容美土司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容美土司曾经采取了"订立盟约、联姻和亲"的策略,较好地处理了与周边土司的关系,增强了自身的实力,维护了领土边境的安全.该策略在<容美纪游>中有较为丰富的资料可以印证.  相似文献   
23.
“土司学”作为研究土司制度及其相关土司问题的一门专学,因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广博性、现实性,成为称“学”的基础。而土司制度存在时间的长期性与实施地域的广阔性,以及研究领域的宽泛性、资料的丰富性、学科与方法的多元性,共同体现了“土司学”的广博性。正是缘于“土司学”的广博性,促使土司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同时又使之成为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土司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碎片化”概念内涵的澄清,有助于土司“碎片化”实质的认识。已有土司研究中,确实存在着断代性土司研究缺乏“长时段”、民族性土司研究缺乏“贯通性”、区域性土司研究缺乏“整体性”等“碎片化”倾向与表现,应引起土司学界的警觉。只要研究者立足于“总体史”,重视研究内容之间关联性探究,注重史学本位之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就可以跳出“碎片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25.
清朝雍正五年对湘西进行了大规模的和平“改土归流”后,不管是土司时的家族,还是移民家族,都为了与原来的土司家族划清界限,证明本家族身份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家谱中对本家族的历史进行建构。以向氏家族为例,以民间文献家谱为资料,采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可归纳出改土归流后家族历史在民间文献中的基本表述形式,再现土司制度废除后的湘西各家族的历史。  相似文献   
26.
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实践教学是实现历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走出对实践教学内涵、理论课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认识上的误区,是构建历史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在实践教学中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开展多样性的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活动,是提高实践教学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溪州铜柱铭文不仅是溪州之战的历史见证,而且是研究古代湘西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史料。由于过去的研究多局限于楚国与溪州之间的矛盾冲突,受制于华夏文化中心论的偏见,对溪州铜柱铭文研究很难有新突破。即便是研究成果相对丰富的字词勘误辨析,也难免出现偏颇。将溪州铜柱铭文置于五代十国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时,结果发现铭文中的"间隙"并不是"隔阂"或者"钻空子"之意,而是指"后蜀政权"。这一新的研究发现不仅事关溪州之战原因的分析,而且还有助于对溪州铜柱铭文所隐含价值的揭示,进而对其所反映的历史真实进行复原。  相似文献   
28.
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毛泽东始终对外部世界抱有浓厚的兴趣,总是站在世界形势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他的许多论著中,他对对外开放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1936年初冬,毛泽东在保安与斯诺谈论中国革命与世界事务时说;“当中国真正获得了独立时.那么,外国正当贸易利益就可享有比以前更多的机会。四亿五千万人民生产和消费的力量不是一件能完全由中国人来管的事情,而必须要许多国家来参加。我们巨大的潜在生产力用在各方面的创造性的活动上,能够帮助改善全世界经济和提高全世界文化的水准。”在这时,毛泽…  相似文献   
29.
残存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建设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而各民族残存的宗族组织必然对这一制度造成千差万别的正负面影响,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政权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以永顺县羊峰乡青龙村土家族社区为例,探讨村民自治组织与残存的宗族组织在并行延续形式下的种种社会现实。希望能对残存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制度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从中找出解决抑制宗族组织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