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4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全面深入地了解“宗教热”和“宗教世俗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责任,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任务.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原因及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目前,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存在着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倾向,在实践中运用这一标准也存在着简单化和庸俗化的现象。有关生产力标准的一些问题必须弄清楚。现仅就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所谓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是说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生产力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生产力标准为何具有绝对性的属性呢?这是由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具体说来,它包括如下几个特性: 一是客观性。人类社会本身是一种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衡量它的进步的尺度,自然不  相似文献   
43.
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人”,本质上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自然性、意识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主体。“人的现实”,在当代社会,人类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危机。确立一种新的人类———自然系统发展价值观已成必然。它是一种既能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又能体现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44.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蕴涵,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从而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交住范畴的含义。作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概念,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活动归根结蒂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5.
建构科学的生态环境发展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价值 ,是在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 ,它反映的是客体功能、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满足与否的关系。马克思认为 ,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需要与被需要的价值关系。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现生态环境发展的价值目标 ,必须树立主体价值观、平等发展价值观和整体发展价值观等科学的生态环境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46.
交往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往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交往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交往是社会的粘合剂;(2)交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和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3)交往能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4)交往是共产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之一。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蕴涵,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推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